近日,“扬帆计划”实习生组成的“莆韵寻遗社”暑期实践队走进了市青少年宫红领巾莆仙戏剧社,一场传统与青春的奇妙碰撞就此展开。 脚尖上的千年密码:蹀步里的“莆仙魂” 当实习生们踏入市青少年宫戏剧社,就被这里浓厚的艺术氛围所感染。孩子们灵动的眼神里闪烁着对莆仙戏的热爱与好奇,从一招一式的基本功训练,到一字一句的唱腔学习,他们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认真探索着莆仙戏的奥秘。 “来,小脚丫踮起来,膝盖夹紧,像这样,轻轻往前‘搓’……“扬帆计划”实习生半蹲着,耐心地引导少年宫的孩子们。孩子们学着她的样子,脚尖一翘一落,小心翼翼地向前移动——他们正在解锁莆仙戏最具特色的灵魂步法:蹀步。 这看似简单的“搓步”,却是千年莆仙戏表演艺术的精髓所在。大学生们化身“非遗引路人”,将古老戏台上的优雅身段,拆解成孩子们能理解的动作语言—— “姜芽手”初体验:“看,拇指、食指和中指轻轻捏在一起,无名指和小指弯成小月亮……”孩子们好奇地模仿着,指尖瞬间有了莆仙戏旦角的灵秀。这是塑造人物、表达情感的重要“画笔”。 “千金坠”学起来: “右脚踏出,左手摆到背后;左脚踏出,双手向左摆……”孩子们尝试着模仿莆仙戏中劳动妇女的经典身段,体会那份源自生活的质朴与力量。 童声里的古韵新腔:唱响“阿妹丕”的传承 “发音要从这里(丹田)发出来,传到头顶转一圈,再从眉头这里平平地送出去……”教室里回荡着莆仙戏老师的声音。 “唱戏不是声音大就好,要唱出喜怒哀乐!”当孩子们用纯净的本嗓,尝试哼唱《千里送京娘》的婉转旋律,莆仙方言特有的九声六调在教室里流转,仿佛千年的戏台在童声中悄然重现。 青春接力棒:大学生&小朋友的双向奔赴 此次扬帆计划实习生走进市青少年宫红领巾莆仙戏剧社,不仅为实习生们提供了一次难忘的实践经历,也为莆仙戏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莆仙戏这颗“宋元南戏的活化石”一定能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让更多人领略到莆田地区这一珍贵文化瑰宝的独特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