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小记者
“非遗文化”进校园 十音八乐润心田
【发布日期:2020-09-17】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莆仙十音八乐,源于汉唐,既有北方音乐的粗犷,又有南方丝竹的文雅,结合韵味悠远的配唱,成为绽放在莆仙大地上的一朵传统民间音乐奇葩。为更好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提升学校的人文底蕴,秀屿区平海西柯小学去年决定成立学生十音八乐兴趣小组。
  兴趣小组筹备之初,学校音乐器材匮乏,十音八乐演奏器乐几乎为零,可要配齐配足需要一大笔资金,这对一个农村学校来说无疑是“捉襟见肘”。西柯村书记郑洪明和西柯村爱心人士柯子忠在获知学校面临的窘境之后,马上联系西柯村企业家郑玉森进行捐助。郑先生在了解兴趣小组所需的器乐品种及数量后,第二天购买一批价值5万多元的民乐器材运抵学校,解决了兴趣小组硬件上的“无米之炊”。
  可学校只有1名专任音乐老师,大学时主修二胡专业,但还有多种民乐的指导教师没有着落。学校领导怀着试试看的心情向村民发出民乐指导“招募令”。没想到第二天,就有十来位能演奏各类器乐的民间老艺人不约而同地来到学校,他们有技术精湛的莆仙戏民间剧团乐队队员,也有自小爱好器乐演奏的退休干部、商人等,均有着丰富的演奏经验,表示自愿义务为帮助学校传授学生十音八乐演奏。有了这些热心的民间艺人的加盟,学校师资缺乏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在学校每周兴趣小组活动时间,这些“编外音乐教师”早早来到学校音乐教室。面对这些没有演奏基础的学生,老艺人们手把手一遍又一遍地教授学习传统的曲牌演奏方法,不厌其烦。值的一提的是,老艺人柯清柏先生自己在莆田城区经商,但每到学校兴趣小组活动时间,他总是将手头的生意交给妻儿照管,自己则风尘仆仆驱车赶到学校,风雨无阻,一节不落地为孩子们传授打击乐的演奏方法,直到夜幕降临才披星戴月赶回莆田。他的热心又负责任的行为感染这每一位兴趣小组队员,更加用心地跟着老师傅们学习。
  经过一年多来的老艺人们的辛苦付出和队员们的努力学习,队员们已掌握了各类器乐的演奏方法和技巧。在兴趣小组活动时间,兴趣小组队员们能娴熟操持各种乐器,吹拉敲弹各显技艺。音乐教室里金钹阵阵,锣鼓齐鸣,民乐悠扬和美,余音绕梁,连路过学校的乡亲也驻足聆听。

  校长柯建清告诉小记者,学校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和民间教育资源,成立学生十音八乐兴趣小组,为保留民俗文化传统尽了点力,这也有利于学校构建艺术教育新模式。现在学校的这支演奏队伍初具雏形,已成为学校的亮丽品牌,曾参加过中心小学组织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汇演、学校的庆“六一”文艺汇演及学校各种“节庆”助兴等活动的精彩演出,表演现场队员们弓法齐整、韵律明快,受到在场领导、师生及群众的一致好评。

平海一小小记者通讯站 通讯员 陈风光  柯建清  小记者 陈佳奕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焦点图片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