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春节 一年两度 大年三十围炉做岁 正月初四要做大岁 红春联上有白额 正月初二不走亲 这独特的五日岁习俗 源于450年前的抗倭之战 明嘉靖四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倭寇侵占兴化府城 次年正月二十九 戚继光入闽抗倭成功 收复兴化府城 二月初二 家家户户互相探视伤亡情况 二月初四、初五补过年 后因二月农事繁忙 民间相约 正月初四、初五再过大年 由此衍生了白额春联 初二探亡日不走亲等独有的年俗
腊月廿三●祭灶 全家老小聚在灶头 虔诚“送灶公” 祈求上天赐福 保佑四季平安、丰衣足食 腊月廿四●扫巡迎春
欧淑贞 摄 家家户户搞卫生、大扫除 寓示着把过去一年的秽气 全部打扫出去 以崭新面貌喜迎春节 腊月廿五●行善布施 廿五日头 “天官赐福”好日子 不吵架 、不讨债、不摆喜宴 要行善布施、大做好事 腊月廿六●做红团
年味渐浓 家家户户做豆腐、印红团 喻示着日子红红火火 合家团团圆圆 腊月廿七●白额春联
缅怀先人 不忘历史 鞭策后人 腊月廿九●辞年
在灶头供“隔年饭” 答谢“神明”在旧年里的庇佑 祈求新的一年 吉祥如意、四季平安 除夕●围炉做岁
事业再大、都要回家 走得再远、都要团聚 围炉之后 给老人、小孩压岁钱 全家团团圆圆、其乐融融 初一早●吃线面
俗称“妈祖面”“平安面” 表达平安、健康的 美好祝愿 正月初二●不走亲
大年初二 不走亲访友 不互相串门 正月初四●做大岁
家家户户重新围炉 做大岁,庆团圆 正月初五●再吃平安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