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13日以来,我市推出“疫情防控宅在家 扫码线上看元宵”活动,吸引了广大民众的关注和参与。昨日,此项活动推出涵西延宁宫蔗塔祈福的影像及推文,妈祖蔗塔形象表现了民众祈求生活,像甘蔗一样节节高、节节甜的美好愿景。 位于涵江延宁社区的延宁宫,是远近驰名的天后宫。延宁宫的闻名遐迩不仅在于它的神圣地位,同时还因为它拥有着百年来传承不绝的镇宫之宝——妈祖蔗塔。 延宁宫蔗塔传统制作工艺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市图书馆副馆长张翔表示,妈祖蔗塔,这是民众表达信仰的一种方法。相传明嘉靖年间,倭寇大举入侵莆田,湄洲岛人携带妈祖神像到延宁避难。后来,为了纪念妈祖,每年元宵节,延宁宫用甘蔗搭灯塔来祭祀妈祖。 延宁蔗塔渊源悠久,据延宁几位乡老介绍,因莆田产蔗,民俗中甘蔗的使用极为频繁,寓意生活甜甜蜜蜜、节节高。延宁宫早年多用甘蔗摆果盒,最早是取三四棵整棵甘蔗捆在一起,下脚张开竖立在大果盒之上。但这种摆法既不雅观,又不牢固,风一吹就会倒,后来就把甘蔗轧成一节节再横着在果盒上叠起来数层。随着岁月的推移,宫中有人把蔗节轧得更薄并竖着搭叠。这越叠越高,就把果盒做大,搭成小塔,越搭越高,形成了今天的高塔。 蔗塔制作时先将甘蔗去皮,用轧刀轧成蔗节,再挑选平正蔗节,煮开后部分染色。延宁蔗塔分塔基、塔身、塔顶三部分。塔基是在中间天井上排放一个特制的带底托红漆八角形果盒。塔顶部分是一块八角形木板,木板上叠4只福桔,插上带有吉祥语花样的红色剪纸,再插上“三春”。塔身是主要部分,全部用甘蔗节搭叠而成。 开始搭叠,最底层沿果盒护圈放上44枚蔗节,中间留空,再一层一层沿果盒边相错搭叠。塔身整体净高4.2米,分为3段,中间一段比底段减少8枚蔗节,上面一段又比中间减少8枚蔗节。这样底大上小,渐渐卷刹,使蔗塔更牢固,又美观。上下共365层,高4.2米,塔身错以红色,垒出“上元祈福”的吉祥字,营造出神圣、祥瑞的节日气氛。 妈祖蔗塔的造化之妙,搭出祈福字样的巧思,表达了民众祈求生活像甘蔗一样节节高、节节甜的美好愿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