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今日焦点
城厢区:坚持以生为本 构建高效课堂
【发布日期:2022-01-05】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打造高效课堂是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抓手,是“减负提质”的有力保障,城厢区自2018年6月在试点学校开展高效课堂以来,坚持“课前、课中、课后”三位一体,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本质,转变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科学编制导学案,强化学习小组建设,科学设计教学流程,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构建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密切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为高效课堂建设的全面铺开奠定坚实基础。

  以生为本  打造高效课堂
  在莆田第五中学校园里,每一个教室的课堂,都活跃且有序。物理老师许芙蓉正在上《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一课,在抛出问题后,她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随后每个小组都自主探究出了多种解决方法,并总结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突破了该课的重难点。

  在数学探究实验室里,记者看到,学生几人一组,围桌而坐,通过电脑应用GGP学习软件进行抛物线演示。相较于普通课堂,在这里通过软件,设定条件,就可以让抛物线“动”起来。学生在观察演示中讨论,从而使该课的知识点得到自主全面的分析掌握。高二(7)班的学生陈丹很喜欢在实验室里上课,她说,比起老师在黑板上画图形讲解,这种“让枯燥的图像动起来”的教学方法,可以直观地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容易懂了。

  记者了解到,莆田第五中学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聚集课堂改革,探索打造出符合校情的“自学自研、互学互研、深学深研”的“三学三研”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学案导学为落脚点,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质疑、拓展延伸、课堂检测各环节层层递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三年来,各教研组不断探索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如英语教研组推出“非常3+3模式”、数学教研组推出“双课型”高效课堂模式等。

  高二(四)班的卢正也同学告诉记者:“上课前,老师会分发精心设计的导学案,我们通过自主查找工具书,翻阅教辅书,带着思考去上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展示讨论成果,经过老师的点评,发现学习的不足,及时补缺补漏。这种学习模式,不仅提升了我们的课堂参与度,激发了我们的求知欲,也使学习变得高效。”

  “‘三学三研’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以培养能力为核心,‘自主学习’贯穿始终,学生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变多了,教师的角色悄然发生变化,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思维的促进者’,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改变了学生的学习习惯,还助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成长。”莆田第五中学校长吴志明说,课程改革不仅提升了课堂效率,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一批教师成长为省、市、区的教学骨干教师。在2021年福建省“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活动中,该校市优与省优获奖人数均为全市一级达标校第一名。
  教师“搭台”  学生课堂“主唱”
  建立高效课堂是深入推进双减工作的需要,聚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近日,在莆田第五中学高一英语集备课上,10名英语老师轮流发言,对上一周的课程进行梳理,并对下周的课程进行集体备课。“集备课前,每个老师都各自充分备课。集备课上,大家畅所欲言,针对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情况进行经验传达。通过集备,集众师之智进行知识共享,让大家少走弯路。”高一英语备课组长郑珊告诉记者,英语教研组推出“非常3+3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把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从课中移到课前,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
  如何让学生在一堂课中得到高效、有效的学习?莆田第五中学历史老师徐建花认为,在课前教师有针对性地巧设导学案,学生聚焦学科导学案,独立完成基础部分知识的学习,是迈向高效课堂的第一步。而后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讨论导学案的情境问题,课堂在生生思维碰撞中高效地突破重难点,使学习向深度推进,再通过练习巩固真正掌握知识点。
  城厢区东沙中学王国忠校长认为,在高效课堂中,课堂氛围要积极、活跃、和谐、有序;要倡导学生发挥主体地位及创新意识;还要求有一定的信息量、思维量和训练量,在时间管理上要求有效、高效。东沙中学推行“读、导、思、议、评、练”的“六步教学”法,从初阶思维到高阶思维的发展,正是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能够有效管理时间得到高效学习。

  城厢区霞林学校副校长林雅媛告诉记者,为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该校开启了“学-探-练-结”课堂教学模式,并不断改进教学案的设计与运用,以求更好地做到减负增效。

  莆田第三中学校长丁彬彬认为,推进高效课堂,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莆田三中推行6+1——“导思议展评检+用”的高效课堂模式,引导“教师搭台,学生唱戏”,增大课堂容量,提高学生能力,实现课堂高效的目的。此外,该校还建立了激情早晚读、跑操、赏识教育、巡课、校长点课等制度,提升教师及学生的学习激情。
  减负提质  实现科学育人
  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优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实现课堂教学“减负增效”,2018年,城厢区印发《城厢区中小学校构建高效课堂工作方案》,依托试点校,探索形成符合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课型实际,各具特色、便于操作、行之有效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近年来,城厢区积极搭建平台,引导教师加强学习培训、校际交流、名校联手等形式多样的高效课堂理论学习与培训活动,准确把握目标任务,落实高效课堂各项制度,推动莆田三中等4所学校分别与福州八中等5所学校教学结对工作,有效促进区域间学校教学水平提升。同时,发挥莆田五中等7所中学和逸夫实小等7所小学教科研基地的作用,带动其他薄弱学校提升教学水平。
  “高效课堂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通过督促学校加强集体备课、听评课管理、校本作业布置与批改等教学常规管理,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统筹各学科作业总量,减轻学生负担,确保在课后巩固的同时,让学生有更多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城厢区教育局副局长陈进说。此外,城厢区还鼓励各个学校探索符合校情的特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如莆田五中“三学三研”、城厢区一小“读思达”、城厢区二小“师让学”、筱塘小学“教学评一体化”模式、霞林学校分层教学模式等等,营造了质量立校、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掀起“人人讲高效,人人学高效”的热潮。2021年12月23日,全市初中学校教学现场会在城厢区霞林学校召开。
  据悉,目前,城厢区教育发展水平处于全市前列,“教育强区”工作被定为全省重点发展对象,2021年高中、初中、小学、学前四个学段全部获“莆田市教育教学优质管理奖”……
  晚报记者  许伯英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