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一,我们在上海抗疫”
【发布日期:2022-05-05】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许海生】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我们坚守上海“疫”线。这一天,也是福建援沪医疗队(莆田队)在上海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的第24天。
4月9日至4月21日,我们在上海世博展览馆方舱医院。
在方舱医院,我主要负责H2-16区的护理工作,156个床位。方舱主要接收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病例,运转率高,几乎天天满床。在这里,我们给感染者提供更多的是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
记得有一天刚接班时,我发现一位大妈情绪低落,坐在床上哭泣。原来,大妈刚做完子宫切除手术,被隔离在方舱内十多天,一直没有洗澡,担心伤口感染。我立即安慰大妈,“你的核酸检测两次阴性了,应该很快就可以出院。”紧接着,我打来热水,帮她擦洗伤口,为她换上干净的裤子,并劝她好好休息。第二天,大妈果然上了出院名单,我第一时间通知她,她连声感谢,还给福建援沪医疗队写来感谢信。一句“谢谢”,让我觉得付出再多也值得。
4月21日19:00,我们接到通知,22日全队休整一天,之后转战亚定点医院。2小时后,突然接到国家卫健委统一安排,需要75名医务人员支援上海闵行区的全员核酸采集,大家踊跃报名。
4月22日9:00点起,我们进入闵行区多个社区,开始核酸采样工作。为了做好采样现场的感控工作,我们执行方舱医院的防护标准,进入社区前的“穿”、工作返程后的“脱”,均在专业感控人员的监督下进行。在当天社区核酸采样的7个小时里,大家一袭“大白”坚持到底。到了任务完成的那一刻,我才意识到自己流了“二身汗”——不仅护目镜和面屏起雾,里里外外的两重防护服均湿透了。
看到我们一直在忙碌,几个小时没吃没喝,居委会工作人员热情地提来两箱牛奶表达谢意。当时,队员们确实又饥又渴,但大家坚决推辞,“你们把牛奶,留给更需要的人吧!”
4月23日,我们转战上海市城市足迹馆亚定点医院,这里主要接收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设有2000张床位,还配有10张重症ICU床位。其实,这个亚定点医院只是升级版的方舱医院,与定点医院相比条件相对简陋,这对我们来说是更大的挑战。
面对陌生的环境,我内心深处不由得生出一丝丝的迷茫和不安:患者大多数是老人,病情比较重,而且没有家人照顾,该如何做好护理工作?遇到突发的紧急状况,又该如何处理?
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呼吸与危重症临床护理工作经验,我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加强巡视,解决患者所需,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护理好患者。
有次夜班刚交接,外场的同事打来电话说:“小卢,有患者要入院,请到入口处接收病人。”赶过去发现患者是几名老人,有坐着轮椅的,有拄着拐杖的,还有互相搀扶的,我们立即上前帮扶,把老人们接了进来。看着老人们茫然无助的样子,我的泪珠不受控制地滴了下来。为老人们安排好床位后,我又帮他们整理好生活用品,叮嘱大家要多注意休息,有事呼叫医护人员……此刻,我的内心仿佛时时刻刻在警醒着,“一定把这些老爷爷老奶奶照顾好!”
在之后巡视病房时,我注意到一位老奶奶一直在咳嗽。看到她呼吸急促,痰鸣音很重,我赶紧上前询问。“一直咳嗽,痰咳不出来。”老奶奶指着喉咙说。“不要紧张,我给您拍一下背。”我抬起手,手指屈曲,手背隆起呈空心状,有节奏、均匀地帮老奶奶叩击背部,并指导她深呼吸后用力把痰咳出来。“小姑娘,真的谢谢你!”老奶奶向我竖起了大拇指。在医院呼吸科工作多年,我知道老人痰咳不出来的危害性,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加强巡视,及早发现病人病情变化,尽快采取抢救措施。
“马桥镇急需核酸采样人员支援。”4月26日、27日,莆田援沪医疗队连续两天派出两批医护人员,驰援闵行区马桥镇开展核酸采集工作。
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在哪里!
在这个不一样的“五一”节,福建援沪医疗队(莆田队)的每位队员保持昂扬的斗志,闻令而动,逆风前行,忠诚履职,敢打硬仗。而除了一线医务人员,还有多少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公安民警等,在各自岗位上无私付出、忘我奉献,汇聚起了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
这一刻,我感觉信心百倍,大家凝心聚力,其利断金,总会有云开“疫”散的一天!
(讲述人:福建援沪医疗队(莆田队)队员、莆田市第一医院主管护师 卢进琼)
|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