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建设一开始,人民群众大欢喜,党的领导大英明,人民群众齐协力……”在龙华镇貂峰村老协会开展的平安宣传活动中,熟悉而又亲切的乡音赞句,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村民驻足,观望之余他们不时地还会跟着哼上两句一起应和着。而这样通过群众朗朗上口的“乡音传唱”做法,是龙华派出所开展群防群治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龙华派出所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理念,发动群众力量,汇聚群众智慧,利用老人们的经验优势、威望优势、莆仙赞句,探索出一条“警+老协会”联盟新路子、好路子。如今,辖区的老同志们在治理环境、维护治安、调解村民纠纷、落实有关政策等方面,成为辖区派出所的得力帮手。 群防群治实现共居一地、共享平安。今年年初,灯塔社区蔡某北与蔡某国因相邻水沟排水问题产生纠纷,双方久争不下,愈演愈烈。灯塔老协会会长蔡建宇得知后,主动介入,多次调解,最终成功让双方同意重新规划排水沟,从源头上化解了矛盾。 “老人们实践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又热心社会事业,做起群众工作比我们更有优势,社会效果更加突显,真正让村里矛盾不出门,纠纷化解在基层。”派出所所长郑世谦说,依托社区老年协会,当前,辖区各村成立了“五老调解室”,工作室邀请老党员、老专家、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五老”人员入驻,他们利用自身优势和在村里的威望,及时介入邻里纠纷、征地拆迁等群众纠纷中,成为群众身边贴心的“和事佬”。 如今,“五老调解室”运行日益成熟,并成为了社区治理的有益补充。在社区民警指导下,他们广泛参与疫情防控、治安巡逻、调处纠纷、反诈宣讲等工作,活跃在基层一线,打通社区治理“神经末梢”。 陈某真与陈某伟是朋友关系,去年12月时,两人与朋友5人在陈某真家中喝酒,酒酣脑热时,朋友之间因为意见不合发生口角,房东陈某真上前抱住陈某伟劝架,却使陈某伟倒地受伤。龙华派出所认真调查案件发生经过,认为双方是朋友关系,伤情是因为劝架而造成的,无法追究法律责任,便委托“五老调解室”介入。老人家们用自己人生经历结合法律、道德、亲情等角度予以劝说,最终让两人握手言和。 龙华派出所充分发挥新时代“枫桥经验”精神,建立多元化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实现了矛盾纠纷不上交。据统计,今年以来,龙华派出所矛盾纠纷类案件的调解率达98.2%,有效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此外,“五老调解室”还把村居孤寡老人、残疾老人、高龄老人和其他有困难的老人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在日常的走访探望中将一些反邪教、养老诈骗、防火防盗等知识以拉家常的方式进行安全提醒,努力营造社会治安人人有责、平安社会人人共享的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