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旅游
光绪三十年《重建石马桥》碑探秘
【发布日期:2023-04-11】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仙游阿郎 文图】

  盖尾石马桥,毋庸置疑,是仙游古代建桥史上最重要的桥梁之一。

  石马桥最早为陈谠建于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年),后代屡修屡毁,又屡毁屡修,至今大修共30次,小修不计其次。石马桥是古代交通的重要孔道,生产、生活、军事与政治都不可或缺。因此,历朝历代政府都十分重视石马桥的修护,往往由官方出面主持工作,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营造这项庞大的工程。有时甚至动用国家机器,由中央政府拨款进行维护。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乾隆谕令修造石马桥,由知县朱孔璋主持,这次谕令的圣旨碑现在镶嵌在北二墩上。

  石马桥长近200米,均宽2米,共有18墩19孔,桥墩均高8米,跨距约10米。桥面由四块截面50厘米正方的单体石条铺就,每根石条重近7吨。在古代没有大型吊装机械的情况下,要安装到位是项巨大的挑战。这项了不起的成就体现了古人的高超智慧,也反映了他们无比坚定的信念。作为一个超级工程,石马桥成为一个划时代的标本建筑,载入福建古代建桥史册。

  在古代,汛期时桥墩首当其冲易被洪水冲毁。石马桥虽然设计了船形桥墩,有效减少水流冲击。但汛期的木兰溪,如奔腾的野马群般凶猛咆哮,在无数次剧烈的冲击下,石马桥墩一次次被击垮,巨大的桥面也一次次掉落溪谷断裂。在枯水期重砌桥墩较为容易,但要吊装巨大的桥面石,一次次得考验着人们的意志。遗憾的是,现存的完整桥面仅剩两跨,其余已经完全被水泥桥面取代。

  现代的木兰溪上游,有了大量的水利设施调节防洪,就是再大的汛期石马桥也安全无虞。往昔的艰难岁月已然熬过,惟剩数十方历代修建石碑默默无语,继续守着这项古代的超级工程。作为一个浩大的工程建筑,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代,石马桥总能成功吸引人们的目光。高大、雄伟、壮观,每一位游客都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并因此感到震撼。

  从桥下仰望高大的桥墩,耳听汹涌的波涛,遥望浩瀚的溪面,这是欣赏石马桥的最佳方法。但是,并非所有的游客都有这个胆量。文物爱好者黄玉锌在一个阴冷的上午下水,肩上扛着6米长梯。虽是枯水期,水流还是有点湍急。黄玉锌厚重的底盘加上拐杖的扶持,安然通过积水最深部分。梯子架在高大的桥墩上,颤颤巍巍间黄玉锌成功爬上梯顶,这个时候他仿佛一位攻城略地的勇士。他的目标隐在桥墩最上端的崖壁上,若有若无的方块字就像金子般招摇着他的心,令他欲罢不能。从梯顶随风飘散下一阵阵白色烟雾,那是一斤五元的上等糯米粉。这顿“饕餮大餐”耗费了近三斤米粉,120年前的先人终于开口说话了。

  《重建石马桥》:
  “光绪三十年(1904年),岁次甲辰,补修完竣。至于前年,重建捐缘费欵,胪刿勒石□□。主事孝廉萧钟麟、郑元恺、监生郑元谟、刘垣龄等敬募,各善施乐捐缘金总共英番七千五百十七员正,又铜钱二千。计开石匠三班,一共英番九千二百员;另添造桥一门,三百二十千文正;砌两岸垫基灰壳、炭窑租工钱、并小工锄头、锔锄、粪箕、苦麻、夹板、杠篦,共用钱二千七百二十千单三百文正。

  邑主正堂罗公汝泽、绅董举人王福善、文魁黄继新、王师曾、刘飞鸿、纪有堂、生员陈德刘、郑田龙、刘锦龙、许有年、黄璁恩、林扬声、蔡天恺、萧玉衡、王汝弼、郑文骏等,今则善施乐捐…… 占正流尾买石英番九十四员;买大杉一百七十五员;小工、灰蔴篦、粪箕、锄头、镐锄、杠杉仔、夹纸、头银五百七十二员六角;打碑字并竖碑石匠工资四十二千五百文;新砌码头大小工共钱。前所开失额银项,郑万通承当自重建及修造。

  总理主事、孝廉蔡庚绪鼎力厥成,缘首、董事候补道林梁材善心乐施。督办代募、福省怡山西禅长庆寺方丈、释性来勒碑。石匠 蒋天赐、杨福司、杨泰司、蒋逞司造。本邑诸绅董、功董等敬立。”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石马桥墩中的某一墩水毁,主事者孝廉萧钟麟、郑元恺、监生郑元谟、刘垣龄等募捐重修。时任知县为罗汝泽,为湖北钟祥廪生选用。他于1895年任职台湾云林县知县,这是云林县的第二任知县。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1895年2月北洋舰队全灭,台湾海防失去屏障,日军登陆进攻云林,罗汝泽招募兵勇拼死抵抗,9月1日日军占领云林。罗树勋、罗汝泽父子从南门逃出,隐匿乡间数日,后由鹿港渡海入闽。罗汝泽奋勇抗日虽败犹荣,后屡知闽省各县。

  伟大的工程自然少不了社会精英的带头捐款,除了墓碑,他们的名字还出现在各种石碑上。云庄王福善,光绪己卯年(1879年)的举人,曾授徒于金石书院,筹办“受谦社”,培养了许多人才;郑田龙,仙游清代末任举人,1917年任“仙游县立中学”校长;纪有堂、王师曾,皆为光绪十五年举人;刘锦龙,光绪十六年府学“一等”第一名。

  总理主事、孝廉蔡庚绪(1855-1930年),据《龙华蔡氏族谱》载,又名庇绪,光绪元年(1875年)恩科举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参与康有为、梁启超等“公车上书”的签名,曾任职福清县儒学正堂、广东直隶州同知等职位,其后代多有成就;缘首董事为候补道林梁材,在《金凤桥碑记》中亦有记载其在1917年重修时捐资二百元。
  督办代募为怡山西禅长庆寺方丈释性来,他负责募工修建事宜。根据现存三块修桥碑记载,释性来前后三次时间跨度长达36年,前来仙游负责督造石马桥。其一北二墩《圣旨修桥碑》记:“怡山长庆寺住持微妙及门人性来愿职之……而桥成丁亥(1887年)冬十月癸卯日。”其二北七墩《重建石马桥碑》记:“光绪三十年(1904年),督办代募、福省怡山西禅长庆寺方丈、释性来勒碑。”其三石马寺西《重修石马桥碑》记:“前院怡山长庆寺住持性来督办,1922年岁次壬戌葭冬谷旦立。”
  历史并没有忘记底层劳动阶级,桥碑也记录了石匠蒋天赐、杨福司、杨泰司、蒋逞司的姓名。将这些隐藏的名字刷白,让后人知晓并铭记前人之功。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