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县度尾镇帽山村,村后山形如帽,村子因此得名。帽山实际上不是孤立的一座山峰,旁有狮子山和将军寨山,三山相连如屏护卫村落。但是,古时候不叫“帽山”。《仙游县志》载:“留峰山,在县西三十里。其麓曰‘留坡’,为宋清源郡侯陈谠故宅,正觉禅师亦生此。” 帽山或留峰山上有座古老寺院曰“宁国寺”,现存建筑大抵上是清代遗物,上寺墙外斜立一株古老紫玉兰,每到花期漫枝盎然。寺左、右、后山脉围护,寺前一片平畴,绿植稠密,牛羊成群。平畴之外便是山口断崖,峡谷积水汇流而下跌落成一挂高瀑,每逢降雨水势陡暴,飞瀑若蛟龙潜渊声传数里。瀑下一潭,人称“仙湖”,湖前旧有一寺“仙云寺”或“仙湖洞”或“重兴洞”,1931年建成。 名称“宁国”之佛寺天下众矣,(东汉)四川资中宁国寺、(唐)江苏宝应宁国寺、(宋)代上海徐汇宁国寺,皆为历史悠久之佛教大丛。宁国之名始于《易·乾卦》:“首出庶物,万国咸宁。”意为“民选首领,施行天道,天下太平”。佛教传入中国后渐与儒、道融合,形成中国化的佛教文化。封建统治者认为,通过佛教感化百姓静修向善,天下便可太平无事。 度尾宁国寺亦是历史悠久之寺,据乾隆《仙游县志》载:“高田院,在万善里。唐有僧惠者,自宁国寺来,卓锡于此,从者千人。距院五里许孤峰突起,状如雄狮。宋乾德中(919-924年),僧定御飞升处,因名‘祥云峰’。明洪武中毁;永乐十四年,僧宜春重建;国朝康熙十年,僧如嵩修;乾隆三十三年僧良洲重修。”又载:“南田桥(明陈迁志作‘高田桥’,《八闽通志》和《重刊兴化府志》作‘高田院桥’。)在高田院南,唐咸通三年(862年)建。”僧惠来自宁国寺,可知宁国寺至迟在咸通三年(862年)前便已建立,居然早于九座寺之开发(865年)。 弘治《兴化府志》亦载:“高田院,即宁国寺苗裔也。”“苗裔”意为“分枝之后裔”,显然高田院是宁国寺衍生出来的分院。唐宋时期,佛寺比佛院的规模要大些、规格要高些。而高田院居然有千人之众,足见僧惠号召力之强。当然这里的“从者”,很可能是指信众而非僧众。那么,作为母寺的宁国寺自然也是高僧济济,大德熙熙,寺宇恢恢。遗憾的是,关于宁国寺的资料仅此一处。 《仙游县志》载:“泗洲台山,在县西北三十五里。又名仙人台,弥真遇异人于此。唐御史郑良士诗:‘到此溪亭上,浮生始觉非。野僧还惜别,乡客亦忘归。月满千岩静,风清一磬微。何时脱尘役,杖履愿相依。’”(《郑氏族谱》载此诗,标题《仙台山客》;《重刊兴化府志》和《八闽通志》标题作《高田院桥》。)留峰山,在县西三十里;而泗洲台山,在县西北三十五里。宁国寺在留峰山,高田院在泗洲台山,两者相距有五里。 现存之宁国寺分为上寺和下寺,两者相距百米。上寺高台起殿,面阔五间,左右护厝,门前“六仔”红砖铺地大埕,埕周围护院墙,典型莆仙传统大厝格局,曾作为林场驻地用房。门额牌匾疑为近代重整,上书:“勅赐妙觉泗洲明降御禅师,万历己未(1619年)孟冬徐景濂书。”匾上的“泗洲”和乾隆志所记“泗洲台山”,所指应该同一地方。 另有1984年重修寺宇木牌一块:“尊释岩甲子年共同重修名单列下:下宫、后头、苦庄、过溪、洋庄、顶坑、白云、亭塔、大沄底生产队……”。明万历皇帝勅赐过宁国寺的妙觉禅师,但不见载于方志。而宁国寺所在地清代与民国时期还称为“尊释岩”,这或许与皇帝勅赐妙觉禅师有关。 上寺左厢墙上砌有一《光绪丙申年重修记》碑(碑题为笔者添加):“尊释岩之寺历有千年,前规模狭小。至同治年间(1862-1874年),檀樾主黄汝霖、余承恩等增买寺地创造,成一大观矣。后僧淮川徒弟知悟捐金买田奉祀,佛天香火俎豆亦可长留哉。迨光绪年间,佛寺微有敝坏,又赖功德主陈老生在寺攻书,大捐孔方修整正殿并偏房,革故鼎新庶此寺得兴。宁国寺历久不渝焉,但恐代远年淹,后人不知其故,何以勉人修德哉。释尊岩后来龙不许诸人开掘斩伤,缘立碑而为之序,乃足以光前而启后人也。(捐赠香田情况略)光绪岁舍丙申年(1896年)孟秋吉旦绅士……仝立。” 下寺形制几同上寺,亦曾被征用为林场办公用地。殿下东头立有《同治十年重修记》碑(碑题为笔者添加):“本寺自开基以来千有余年,不意至于今寺宇坏口座口空矣。幸佛天有灵,指点我十方诸人相地到此触目伤心,同欲倡举重修。遂极力乐捐善施,半以资整寺,半以资置田。但恐僧家言语多端,故将前年所施之寺田记共十亩零七分正,并寺宇俱付僧秀芳、僧淮川同与管掌,永为奉祀。佛祖帝君香火之需,后来不许擅自典卖,亦不得籍端言讲等僭。其所施香田应纳粮米,僧家逐年自行完清。今欲为文长记刊石以垂不朽尔。(捐赠香田情况略)同治十年(1871年)岁次辛未中秋谷旦立碑。” 根据两块石碑记载可知,宁国寺始建于公元9世纪,时间大抵和乾隆县志所载相符。宁国寺从唐代到清代,千年时间内的具体寺情不明,而其曾经的下院高田院的发展情况县志记载十分清楚:唐僧惠卓锡、宋乾德中僧定御飞升、明洪武中毁、永乐十四年僧宜春重建、清康熙十年僧如嵩修、乾隆三十三年僧良洲重修。 石碑提到,清末重修前的宁国寺规模狭小且破败,重修后成为一大景观,寺田充足香火长留并有文人常住攻书。两次重修相隔25年,两代僧人即淮川和其徒知悟相继主持完成。 宁国寺创建历史悠久,并有明代皇帝勅赐妙觉禅师,遗憾的是缺乏方志记载。宁国寺下的“仙湖洞”在民国时期得到开发,建有寺院“仙云寺”(或“重兴洞”,或“仙湖洞”),寺田不少香火甚旺。1931年的《仙湖洞》碑载其开发情况。“仙湖”峡石上刻有民国风的楷书石刻:“护镇檐前”“童排不正”“休虎排”“明生冠巾”“唐代年间智广禅坐此石借水流坡”和“唐祖师正觉借水流坡”。 总之,始建于唐代的宁国寺,于清末重修的寺宇大体保留完整,颇有古意。重修石碑和勅赐牌匾当为重要文物,记录并见证宁国寺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