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传》是古代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四大传说指的是《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白蛇传》源自于唐代洛阳巨蛇事件,初步定型于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中,成熟盛行于清代,是我国民间集体创作的典范。 《白蛇传》描述的是一个千年修炼成蛇精与人的曲折爱情故事,表达了古代百姓对男女自由恋爱的赞美向往和对封建邪恶势力无理束缚的憎恨,已被国家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许多剧种都有自己的《白蛇传》。 莆仙戏《白蛇传》应该早有舞台呈现,据有的戏迷忆述,以前有生仔火、黄秀莺版本的《白蛇传》。现在网上保存的有黎明团的《白蛇传》和莆仙戏剧院2016年由编剧郭景文改编的《白蛇传》视频。 莆仙戏《白蛇传》分为:谪贬、游湖、联姻、惊变、盗草、释疑、水斗、断桥、合钵、毁塔等情节,是一出十分好看的经典莆仙戏。 《白蛇传》说的是在峨嵋山修炼千年的两位蛇仙,由于羡慕人间的幸福生活,于是下凡人间,遇到许仙,白蛇变为白娘子,和许仙结为伉俪。可他们的恩爱惹来法海和尚的嫉妒,他以妖孽作乱为由,蛊惑许仙端午节时以雄黄酒灌醉白娘子,让她醉后显露蛇形,惊死了许仙。白娘子醒后惊痛不已,遂舍生忘死去昆仑山盗取回生草灵芝,救活许仙。不料许仙病后初愈,疑心未释,又被法海诱上金山寺,法海妄图拆散许仙和白娘子的姻缘。白娘子与青儿赶到金山寺,无法见到许仙,于是无奈之下,与青儿调动水族,水漫金山。法海请来神将护寺助战,因白娘子临近产期,体力不支,鏖战难胜,节节败退,幸得众水族护送,方杀出重围。白娘子与青儿疲惫不堪,来到西湖断桥处,这时,许仙寻机逃出金山寺,来到西湖断桥处与白娘子相会。白娘子追怀往事,伤心至极,青儿更是气恼不过,举剑欲斩许仙。白娘子一方面痛恨许仙屡屡听信法海的谗言而置为妻的良言于不顾,一方面又急忙阻挡青妹的鲁莽行为,并以无限的柔情说明了自已的苦衷,许仙大为感动。最终,白娘子劝慰青儿宽恕了许仙,夫妻重归和解,并前往许仙姐姐家暂时栖身。 在许仙姐姐家,白娘子生下婴儿梦蛟,在全家满月庆之时,法海又出现了,直接用金钵罩住白娘子,把白娘子收入金钵内,镇在西湖畔的雷锋塔底。七年后,青儿率领天兵天将把雷锋塔轰倒,救出白娘子,许仙一家得以重聚。 这出戏赞扬了白娘子与许仙忠贞不渝的爱情。白娘子甘为美满幸福的姻缘赴汤蹈火的不屈精神感动了世世代代的观众,成为家喻户晓的爱情传说。莆仙戏剧院重排此剧曾引起轰动,除了剧本的优秀之外,演员的精湛演技更是该出戏的亮点。《白蛇传》剧中角色青儿和憨态可掬的乌龟,让观众捧腹不己。戏剧院名生名旦俞植、郑超凡,更是在剧中展现了不俗的演技,赢得观众赞赏。尤其是名旦郑超凡,集文白娘子与武白娘子于一身,让观众刮目相看,也展现了自己在演艺上精益求精的风采。 一出戏,主角在诠释剧目中的人物时,必须运用动作、唱腔、情感表达来表现剧中的人物。莆仙戏《白蛇传》也不例外,作为《白蛇传》的主角,白娘子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经历了丰富的情感变化。演员在剧情演绎中把情感变化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是演员功力的舞台呈现,演员的角色揣摩很好地做到这一点。 白娘子和青儿下凡后来到西湖畔,此时的西湖,杨柳依依,春光怡人,游人如织,双双对对,好一片春色醉人的风景。初到凡间的白娘子和青儿,更是喜不自禁,流连忘返,高兴之情让她们载歌载舞。她们舍弃了神仙府的享受,追求凡尘的百姓家之乐,尤其遇到许仙后,更是激起白娘子的爱情火花。她借雨留伞,让许仙不自觉堕入她的情感之中。在她设置的府第中结婚成亲,使得白娘子体验到她梦寐以求的人间寻常百姓家的幸福生活。这些情节的铺排,演员充分发挥莆仙戏表演的特色,快乐、温馨的场面令人陶醉。 可以说,在一出戏里,演员对剧中人物的塑造,在动作、唱腔、情感表达这三方面下足功夫,树立起剧中人物的艺术形象。 在莆仙戏《白蛇传》风靡莆阳大地时,笔者赞叹于该剧演员的辛勤付出,希望莆仙戏在当代演员的努力下,经千锤百炼,必将成为戏剧界更为璀璨的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