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黄石镇司法所,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正在进行。镇关工委“五老”党员志愿者陈飞鸿正在向社区矫正对象宣讲。他声情并茂的宣讲,令矫正对象动容心折。 1949年7月出生的陈飞鸿,曾任荔城区黄石镇农业机械管理服务站农业机械化助理工程师,现任荔城区黄石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 做为镇关工委负责人,陈飞鸿把一门心思全扑在关心下一代事业上,在积极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的同时,还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热心公益,立德树人,竭诚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比如,在他的多方努力下,该镇创建了一批有质量的“五好”村居关工委,打造了一批有特色的青少年教育基地,建立了一批可持续的教育基金会,创建了一批“零犯罪”村居。2022年,该镇惠下村成为全市未成年人“零犯罪”示范点,黄石社区、江东村成为表扬点。在他的带领下,该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始终走前头,当表率,受到区、市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采访时,记者了解到,在帮教活动过程中,他通过结对帮扶、“一对一”帮教、面对面教辅等形式,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耐心教育、热情帮助,认真引导帮教对象反思自身存在问题,重新回归社会。社区矫正对象陈某在他的耐心帮教下,已痛改前非,走上自食其力的正轨,类似事例不止一个。 据介绍,在帮教过程中,他能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年龄、心理特点、成长经历、犯罪原因、家庭情况等,为特殊人群量身定制“个性化”帮矫方案。通过上门走访,与社矫对象面对面交流沟通,了解其学习近况、思想动态和行为动向,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在认真做好矫正对象帮教工作的同时,陈飞鸿还充分发掘全镇25个革命老区村红色基因资源,建立一批青少年教育基地,如省级文保单位黄石文庙(古称红泉书院)、桥兜村林墩抗倭古战场民族英雄戚继光纪念馆、江东村梅妃故里浦口宫等,为广大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营造浓厚氛围。此外,他还积极助推村居教育基金会设立。在陈飞鸿的不懈努力下,近年来,该镇已在井后、海滨、和平、江东等15个村居设立教育基金会,让贫困学生圆了上学梦。 此外,他还参加镇“五老”关爱团,充分发挥五老志愿者宣讲教化作用,黄石文庙、惠下村留守儿童十音培训班、民族英雄戚继光纪念馆等地都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他借助讲故事的方式,将红色种子播进孩子们纯洁的心田,让红色种子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开花、结果。去年2月5日,陈飞鸿带领9位“五老”志愿者,组织本镇12位大中专院校回乡大学生,冒雨参加莆田市区三清殿《海峡两岸纪念陈文龙书画展》闭幕式,感受莆田传统文化深厚的穿透力和影响力,学习陈文龙英雄气节,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丰富了大学生的假期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