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有着50多年党龄、30多年调解经验的镇调解员,曾先锋于2014年1月退休后,便继续从事调解工作,在西天尾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他凭借自己丰富的人脉关系和过人的调解能力,及时有效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深受人民群众的好评,十年来共收到群众送来的锦旗和感谢信30多人次。 1953年出生的曾先锋,曾担任西天尾镇老年学校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2019年6月聘为福建省人民调解专家,2021年10月被福建省人民调委协会授予一级人民调解员。他先后获得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记者了解到,作为一名调解员,曾先锋认真学习“枫桥经验”,积极推行“调解七进”,深入基层,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走出窗口,深耕基层,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纠纷,解决群众纠纷难题,做到“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先锋”。为此,2015年8月,荔城区授牌成立个人品牌调解室“先锋调解室”。 作为王牌调解员,曾先锋早已名声在外,经常被外区县邀请参与线上调解,专门对各种疑难矛盾纠纷进行“攻坚”。此外,他还积极做好“传帮带”,吸纳5名退伍老兵加入到调解员行列,带动、指导调解员化解工伤赔偿、相邻纠纷等疑难复杂矛盾纠纷1000多件,成功率达98%以上,涉案金额3000多万元。 近年来,不少工厂、企业纷纷落地西天尾,涉及征迁的矛盾时有发生,年逾古稀的曾先锋积极投身项目征迁工作,进驻项目一线,不辞辛苦,“5+2”“白+黑”现场调处化解涉及征迁的安置补偿、地界、分家析产等纠纷600多件,有力助推项目顺利签约。此外,劳资纠纷调解也是他的常态化工作。2022年4月的一天,贵州籍外来工洪某在上班期间被工友拖运耗材车撞倒导致右手腕受伤,出院后,洪某就工伤赔偿问题和公司发生纠纷。曾先锋接手这一案件后,立即对该案件进行全面了解,然后从法律、情理等方面做双方的思想工作,之后又分别对双方当事人采取“背靠背”“面对面”的调解方法进行耐心疏导、协商,过细的思想工作终于使纠纷得到圆满化解。 在疫情防控的日子里,年近七旬的曾先锋主动请缨,坚守在抗疫第一线。他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挂钩村临时流动党支部,进村入户摸排、登记、值勤,协助村干部和志愿者登记出入人员、测量体温、劝导外出人员戴好口罩,注意消毒,还深入公共场所,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劝导、疏散扎堆人群等。在做好疫情 防控的同时,他还积极投身北大村的征迁项目流动调解组工作,进驻项目一线,现场调处化解涉及征迁的安置补偿、地界、分家析产等纠纷,助推项目顺利签约,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有一次,他在项目一线调解完一起征迁纠纷后。下班途中不幸遭遇车祸,致头部、背部和手臂多处受伤。住院治疗期间,躺在病床上的他对前来探望的同事表示,出院后将继续投入工作,虽然自己年纪大了,但只要身体扛得住,就要做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这发自肺腑的心声,给在场的同事上了生动的一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