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五中高三(2)班 俞晨兮 题目:杨振宁先生曾对弟子翟荟说,做科研要“宁拙勿巧”。翟荟教授也说,“宁拙勿巧”是一种科研态度,一方面是说做科研不要投机取巧,必须诚实;另一方面是说做学问没有捷径可走,必须一步一个脚印。 俄罗斯谚语:“巧干能捕雄狮,蛮干难捉蟋蟀。”这句话道出了一个普遍的真理,即做事要讲究方法,巧干胜于蛮干。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看法,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杨振宁曾对弟子翟荟说做科研要“守拙勿巧”,而俄罗斯谚语有云:“巧干能捕雄狮,蛮干难捉蟋蟀。”二言均一语中的。如今社会物欲横流,各种“诱惑”催生出无可抗拒的“加速度”,让人类如同置身于一辆沿斜坡下冲而又缺乏有效制动的汽车里,因此如何在这地形险要、瞬息万变的世界中把控自我方向,避免随波逐流,成为每个人不可忽视的难题。 依愚肤见谫识,唯有始终扎扎实实地为成功夯实根本,并借用巧思突破生长的极限,拙巧互补,聚力合一,才可摘取人生最美的果实。 拙巧互补,守拙是根本。或许会有人问,这两句话难道不是自相矛盾吗?其实不然,这里的“拙”并不是固执己见的愚拙,更不是义无反顾地蛮干,而是尘世中一份不为外物所惑的本真,是竭尽人智、穷其功力,踏踏实实做事的一种精神追求。而我们所提倡的“巧”不是投机取巧、弄虚作假,而是讲究方法、助力前行的灵活变通,二者并无矛盾。而且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无论方法如何巧妙,坚守是根本,守拙是首要,若没有坚定的意志、踏实的态度,终将于事无补,就像中国文学的最后一个殉道者路遥先生,他守拙写作,绝不取“胡巧”,一直写到油灯枯尽,写到煌煌巨著成书。有人说他傻,可笔者却认为,在守拙的路上虽然少了鲜花与掌声,少了名利与金钱,但他收获的是匠于心品于行的格局,是最终通向成功最坚实的底气与本钱。 拙巧互补,用巧是必要。正如上文所言,我们既需要“拙”的执着肯干,也需要“巧”的方法指导,唯有学会巧借力,才能事半功倍,行稳致远,好比打造大国重器,单单埋头苦干、闭门造车,那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学会“师夷长技”才可助我突破思维的瓶颈,在漫长的“守拙”等待中趁势而出,一捕雄狮。当然,我们也应时刻警示自己,“用巧”绝不是自作聪明却贻害无穷的“胡巧”,而是讲究方法、助力前行的灵活变通。唯有用正确的方法途径,善于灵活变通,才可让生命的果实因花朵而更加美丽,而不是被吸尽了养分,最后失去了根本,花果具失。 拙巧互补,聚力合一,成功的不二法门。无论是杨振宁先生所言还是俄罗斯谚语所述,无不是在告诉我们既要懂得守拙,也要学会用巧,唯有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才能如奥运冠军一般,十年如一日的守拙加上关键时刻的一招制胜,一举摘得桂冠;才能让二者各尽其用,滋养成功的果实,开出最美的花朵! 愿你我皆可以于“巧拙”之间领悟生命的真谛,从而驭心无碍、驭志无疆,在人生大道上,制形而变、臻于完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