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路遥,是从别人口中所知:前往北京领奖的路费都是借的。听起来不可思议,却真实存在。平日读路遥的散文不多,小说更是屈指可数。一是小说需要连贯地读下去,如中途间断,再拾起阅读,其韵味大打折扣;二是时间紧迫,粗略阅读怕是亵渎其作品,况且领略不到那背后的含义。于是,便作罢。 可近日,我却被他的一些作品所惊叹,暂且不说他是茅盾文学奖的获得者,他的作品更是一束折光,叫人赏心悦目,滋润着心田。《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是路遥的中篇小说集。文章以《在困难的日子里》开篇,于“自我”为中心,阐述了那年代的食不果腹的日子。地处陕北,庄稼连年歉收,农民过着苦不堪言的日子。黄土流失严重,加上持续干旱,一派荒凉,孤寂的景象,就连空中掠过的鸟儿,都不肯驻足停留几秒。村民们多年来的“积蓄”,在这饥荒中被横扫得荡然无存。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作者却以名列前茅的成绩考上一所高级中学。毋庸置疑是雪上加霜,生活更是捉襟见肘。 辍学或是继续上学?两种声音在耳边游荡,犹豫片刻后,父亲便毅然送他去上学。作者靠着“百家粮”的救济,艰难地踏上了求学之路。村民们用那一颗颗淳朴善良的心,捂热了他那贫瘠的生活与希望。 仍记得多年前,我也曾因学费问题,差点早早辍学沦为打工者。但父亲有着明智之举,他觉得读书即便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接受教育,对我们总归是有好处的。无论如何,都要咬紧牙关送我们姐弟俩去上学。日后的时光里,父亲披星戴月,留下的只有匆忙出门的背影和流不尽的汗水……但作者的求学之路更为辛酸,尽管当时社会处于困难时期,但人与人之间依旧有很大的悬殊。由于是县里的重点高中,班上同学都是干部子弟,身着靓丽的衣裳,自己的粗布衫衣异常显眼,他就像一个“跳梁小丑”。时常饿得饥肠辘辘,头晕目眩,仿佛只有睡觉才能缓解饥饿之感。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打压下,依旧能以优异的成绩稳居前三,这让同学对他刮目相看。 读完后,我的眼角不禁泛起了泪花,浸湿了扉页上的几行字,辛酸之感涌上心头。自己也出身贫寒之家,曾经那些尖酸刻薄,鄙夷的目光仍历历在目。但作者有着坚毅刚强的性格,是我无法比拟的。或许正是这些艰难岁月,给他的创作生涯埋下伏笔,也造就了他日后的成绩,亦是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出身贫寒不可怕,但要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一切都会更好。 “他们穿戴整齐,两只粗糙的劳动者的手,规规矩矩放在自己的膝盖上,温厚地注视着他们生活了一辈子的家和仍在这个家生活的儿女子孙”。在农村的厅堂里,常常悬挂着全家福的相片,不仅是对前辈的思念,更是让我们时刻谨记生命的意义,前辈的教诲。在这里,父亲将自己“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用收录机记录了下来,无非是过年时期,买不到猪肉而一波三折。为了不愧对自己的妻子儿女,最终“走后门”买到了肉,剩下的钱给儿女们买了几十块洋糖。高兴的是让自家人终于能过一个完整的年,吃上肉,放鞭炮,吃洋糖……父辈的想法,是多么简单,质朴。如今的我们,有着太多的欲望,常捉摸不透。若是像父亲一样,我们是否会更快乐呢?如果让你谈谈你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你会想到哪一天? 小说以《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为书名,就阐述了关于生命与自我,生活困境的小说,我想意义非凡。作者含着泪写完,让我们深刻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尽管这一束光太淡弱,但总有一日,我们可以让它折射出更耀眼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