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书
瑞云祠李耕壁画赏析
【发布日期:2024-08-14】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赵鲜明】

  度尾镇是仙游县历史文化名镇,境内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知名的自然景观有砺巴寨、仙湖洞、双桂岩,人文景观有李耕故居、李耕壁画、东山寺、南潮宫、海峡艺雕旅游城等。个中最珍奇,最具观赏价值,可让人顿生敬仰的当属瑞云祠李耕壁画。

  瑞云祠位于度尾镇度峰社区后面池尾自然村,距县中心16公里。始建于明万历戊午年(1618),占地面积1486平方米,为单进廊院式建筑,由前殿、凹式天井、拜亭、正殿等组成,主祀三一教主林龙江。据《东山集草》载:“本里明朝户部尚书郑纪公为祠命名。清乾隆元年,该祠门人,直录按同郑远公谨献‘学绍三尼’匾额,为祠存念。清康熙年间的教主神像图,保存至今已三百多年,经省、市、县文物专家鉴定为清中期‘水陆’画,是画坛宝贵资料。清康熙十二年三一教三传弟子董夫子亲临开教,董夫子得意门徒余俨于清雍正三年羽化归真。1917年国画家李耕先生为祠绘《林子行迹图》《龙吟图》《虎啸图》《菜溪图》《九鲤图》 。”瑞云祠以存有中国古典人物画大师李耕壁画、明清匾额、神像等珍贵历史文物而驰名中外,2013年2月被列入福建省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殿外3株古荔,系1678年间种植,瑞云祠、庆云祠、东云祠主持会同于此共修林龙江经典时,各植一株以为留念,此三树也已被列入福建省古树名木保护。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瑞云祠曾经多次受损和修葺,21世纪初又新增了一些后学名家的壁画。目前,祠内保存有李耕祖孙三代,李耕闭门弟子、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孙仁英等名家的壁画,其中孙仁英仿恩师李耕的作品《清香傲骨不知寒》《虚心终待凤凰栖》和巨制《蟠桃盛会》(长4米、宽1.5米),令诸多参观者大饱眼福,人们赞曰:真是名师出高徒!而创作时间最早、最名贵的李耕大师壁画,更是精美绝伦,一直以来,被誉为是中华民族传统壁画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极具艺术研究价值,颇受游人和众多行家的青睐。

  据《度尾镇志》载,瑞云祠李耕壁画诞生于1917年。当时,李耕先生正当青壮年,居家仙游县度尾镇中岳村,与瑞云祠相去不远。他应瑞云祠主持之邀,为瑞云祠作壁画34幅。正殿两壁各绘15幅,内容是“三一教”创始人林龙江生平故事《林子行迹图》。两壁画面图像排序均为三行五列,图与图之间上下左右间隔3厘米,总体如长方形状(长292厘米、宽220厘米)。靠东南面图像每幅长55厘米、宽66厘米;靠西北面图像每幅长56厘米、宽69厘米(底部5幅被损毁,现有是后人补上)。前殿大门内两壁绘有《龙吟图》《虎啸图》《菜溪图》和《九鲤图》等4幅。靠东南面壁上绘的是《龙吟图》(长139厘米、高272厘米),该图仅存上半部分;靠西北面壁上绘的是《虎啸图》(长192厘米、高169厘米),《菜溪图》(长271厘米、高215厘米)和《九鲤图》(长169厘米、高190厘米,该图下方也曾遭到破坏,留下一块明显的重新粉刷痕迹),分别绘在以上两图附近。

梦月而娠_201812110640324.jpg

《瑞云祠李耕壁画之一》   赵贺民  摄

  如今,瑞云祠李耕壁画虽然品相已大不如初,但是从作品的立意、构图、技法等诸方面,仍然可以看出作者高超的构图技巧与笔墨功底,深厚的艺术修养与创新能力。

  一是构图广妙,出奇不穷。画中演绎的内容繁多,且都是人们所熟悉的情节和物象,除了绘有男女老少官民商等各种类人物外,还有山水、花卉、飞禽、走畜等。并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真实而细致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民俗。整体画面,乃至每一幅作品,都呈现清秀典雅,曲尽其妙,意境高远,神余画外的艺术效果。特别是“龙吟”与“虎啸”图,那惊天动地的云海翻滚、山风怒号、龙腾虎跃与气势磅礴画面。无论是飞龙,还是走虎,无一不挥洒自如,起雷霆于笔落之间,著苍龙猛虎跃然壁上,一气呵成后人难以逾越的传世之作!此中的“龙吟”“虎啸”图正是依据林子所言“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而作,引申义为“降龙伏虎”,令观者无不赞叹不已。

  二是描法独特,巧夺天工。作品中所有物像,作者皆能从实际需要出发,巧妙地运用线条的节奏、错落、虚实、刚柔、粗细、展蹙等排列组合,将之刻画得活灵活现,形神兼备,给人以有灵魂、有生命呼之欲出之感。如对各类人物的描绘,从脸部表情、手足细节,到肌体动作、穿戴服饰,都能摹写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使各种类人物各具情态,彼此个性鲜明,毫无雷同。个个衣纹绦带飘逸灵动,线条流畅劲健有力。而对见义勇为、正气凛然的林龙江,作者大多采用擅长的中锋和铁线条来表现,以凸显林龙江超凡脱俗的形象。由此可见,作者创作技艺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三是文图并茂,意蕴深挚。为了体现不同物象的不同个性和所处的不同境地及写真效果,作者在许多作品中附有诗文,或渲染色彩,使作品内容多姿多彩,情趣盎然。同时,巧妙地将成对抑或群组的相关人物,据故事情节依次搭配妥帖,以致每一组画既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又能够和别组的画融会贯通。因为有了彼此的衬托和照应,所以作品内容显得无比丰厚,无比鲜活,无比逼真,无比完美,哪怕从远处望去,也能感受到琳琅满目,气象万千的美好氛围,徜徉其间,宛若置身于一个热闹的戏场,令人流连忘返。

  总而言之,瑞云祠李耕壁画不仅蕴含着明朝以来的中华文化艺术、宗教坛仪、道德观念、民俗民风,而且创作技艺十分纯熟,无处不匠心独运,妙笔生辉,气韵生动,精巧入神。充分体现了作者与贯休、梁楷、仇英、华岩以及上官周、黄慎、钱慧安、任伯年等历代名家的师承关系,和对我国古代壁画绘制过程中所使用的传统画法加以一定程度的继承和创新。

  瑞云祠李耕壁画自创成到今,已过百年历史,其间历经沧桑,却能基本保持完好的状态,实属罕见,堪称绝无仅有的遗珍。在瑞云祠编印的《瑞云祠志》中,有这样一段介绍,瑞云祠现存的李耕壁画是李耕初期画作唯一的一处,鉴于李耕早期卷轴散失殆尽,造成该时期作品无迹可寻的情况下,这些壁画显得尤加珍贵,已然成为研究李耕国画风格嬗变和艺术发展轨迹的独一无二的范本,它对于研究古代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古代美术史和传统绘画艺术也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壁画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重要的形式之一。壁画是将作品内容直接画在墙壁上,比画在纸上的画,更直观、更方便欣赏。壁画居多存在于民间的寺庙、祠堂中,它具有敦正民风等教化作用,为此深受广众的喜爱。记得在我年少时,老家周边的寺庙祠堂,宫殿庑廊,随时都能看到它们的倩影,获得艺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于是,我不能不为非常时期各地古代壁画被损毁而感到惋惜,也为近些年政府和一众文物工作者、文物爱好者齐心协力抢救和保护壁画感到欣慰。我相信,在方今人们追求生活多彩的期望中,大家一定会对李耕壁画愈加珍视和爱护,使之成为一颗熠熠发光的明珠,在我国的壁画史上永远闪亮着,恒久地绽放异彩!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