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书
威远楼声闻四达
【发布日期:2024-10-09】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郑志忠】

  行走脚下的路,来到陇西县城,已是夜晚时分。陇西地处甘肃东南部,居陇山西麓,渭水上游,为黄土高原边缘地区。 陇西,素有“河岳钟灵之地,文化发源之乡”誉称。漫步街上,用眼观之,一条街竟有4家国际大酒店,充溢着服务业的欢声笑语;用耳听之,“李氏故里”雕塑周遭的喷泉音乐,将时光点缀得绚丽多彩;用心感悟生活每一个瞬间,每一份感动。

  陇西古郡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人杰地灵。 陇西开发早、建置久,从战国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始设陇西郡至清末,一直为郡、州、府二级政区所在地,是陇右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古丝绸南路重镇之一,也曾是甘肃最早的省会。途中遇到出版社的房社长,他说,陇西县城中心有座威远楼,是陇上著名的古建筑, 它巍峨壮丽、 气魄非凡。在这安静的夜里,房社长的话语让我脚下的路顿时亮了起来。望着星辰点缀着夜空,我不由得加快步伐,朝着东大街威远楼方向走去;这座因其年代久远和构造精妙,成为陇西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

  从威远楼对开的门进去,向前就是胡启立为其题名“古襄武邑”牌坊。“古襄武邑”牌坊与陇西文化步行一条街毗邻,与威远楼、龙女牧羊雕塑前后辉映,一脉相承,为陇西古城的旅游名片。步行在文化广场,一种莫名的喜悦由心而生,我就“威远楼”这个话题,随访了各个年龄段的市民,很多人对其建筑特色和文化传承知之甚少。一位上年纪的人说,威远楼,占地面积459平方米,始建于北宋皇佑五年(公元1053年)。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砌一巨型砖墩台基,台基之上架木构筑五楹高楼,其外观更加雄伟,故又名为“雄镇楼”。

  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巩昌知府唐树义筹资修葺,雕梁画栋,丹涂彩绘。并将宋崇宁元年(公元1102)所铸铜钟移置楼上,铜钟高 2 米,直径1.33 米,重 4000 公斤,击之声闻四达5公里,无事报时,有事报警,俗名为“钟鼓楼”。

  走近距今 900多 年的威远楼,楼前有两块石碑,一块为1963年2月11日甘肃省政府立的“甘肃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块为2013年3月5日国务院立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历代扩建和现代多次维修,威远楼容貌时时焕然一新,而今以其砖基五开间三层木构楼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八方游客。一楼支撑 24 根红色圆柱,楼底层为青砖砌墙,东、西各辟四窗,拱垫板绘有神话及本地历史人物;二楼棂楼围绕,绘博古吉祥图案;三楼四面雕花明窗,绘“陇西八景”。三层楼均为四面飞檐,檐下斗拱 102 朵。 楼顶呈歇山式,正中脊有一玲珑瓶塔,正脊两端各有一兽吻,相向蹲卧,反映了古代陇西的工艺技巧和艺术风格。

  因为夜晚威远楼阁门紧闭,我无法登临观察。次日,东道主安排各地作家参观威远楼,展现在我眼前的这座威远楼,是清康熙55年(公元1716),吏部文选司出守巩昌府事陈廷纶倡建的,通高26米,座基高11米,楼高15米,长27米,宽17米。其结构严谨,造型雄伟,飞檐如翼,高峻挺拔,当年复名“威远楼”,盖为“威震远方”之意。

  威远楼阳、阴两面,各高悬“巩昌雄镇”“声闻四达”巨匾。讲解员说,“巩昌雄镇”四个大字的匾额,竟有三个字为缺笔错字,这巩字的“凡”缺了一点,雄字的“厷”也缺了一点,镇字的“真”缺一横?只有昌字没缺笔。“巩”在陇西方言中读“kong”,取其谐音“捆”,雄取谐音“凶”,即“捆”“凶”也;“镇”在阴阳学说中,不大吉利,各取一点,自有其理。那么,四字中不吉利的三字残缺,“昌”盛繁荣就尽在不言中了。“声闻四达”匾额为清咸丰时期邑人杨朝栋所书,悬挂在威远楼上,以彰显其雄壮的气势和深远的影响。

  威远楼是出于军事和实用目的而建,如今已成为展示地方形象和文化内涵的“活”文化遗产和博物馆。在二楼内看到了当地艺人制作的《清代陇西古城微缩模盘》,它是根据陇西古城位于南北二山之间,在渭河上游的河谷台地而制作,由大城、北关、东关和西关四部分组成,形态犹如一顶官纱帽。外廓城墙高耸,雉堞起伏,上设28座城楼、角楼、箭楼,数十里外便可看到古城气势,反映了陇西古城发展的兴盛状况。在三楼内看到了楼墙内壁悬挂着《大元巩昌都总帅府辖图》,在这张图上,宁夏的同心、固原,陕西的宝鸡都在大元巩昌都的辖内,可见当时的陇西管辖范围之大。楼内还有撰刻的《威远楼记》,在用自己的方式诉说着威远楼的故事。

  “只要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就值得保护”,威远楼正是这样一座建筑。诚如专家所言,文物工作不能拘泥于仅仅是考古,还要从宏观上,全面地来看待它、认识它。文物是特定的东西,它本身是物质的,所起的作用却是精神的。它有自己特定的内涵、表现形式、管理方法等,需要进行综合研究。毋庸置疑,对陇西威远楼也要这样认识,才能让保护工作从“单枪匹马”变为“万马奔腾”的自觉行动。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