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 记者来到位于霞林街道的一家婚介所,王金森正忙着整理单身青年的个人信息登记表。 1973年,王金森出生在灵川镇东进村一个普通家庭。他秉持“小调解、大和谐”的精神,于2018年成立灵川镇阿豹民间调解室。由于工作出色,2022年,他获得“福建好人”荣誉称号;2023年获得莆田市基层社会治理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他的无私奉献得到了广大居民和社会的认可,成立至今已收到88面锦旗。他的团队也由最初的6个人,发展到目前的20个人,其中包括退休老干部,退休教师,以及在职的各村干部,还有专业律师加盟。2023年,在区领导的支持下,他在秀屿区东峤镇也成立了调解工作室。至目前,他的团队已调解各类矛盾纠纷785件,调解成功率达92.52%,挽回当事人经济损失1500多万元,制止了25起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恶性案件的发生。 当下,年轻人晚婚晚育、不婚不育的现象有所增加。阿豹民间公益性婚姻介绍所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应运而生。阿豹婚介中心在去年年底刚成立不久,就成功牵手一对佳人。他们都是灵川人,正是适婚年龄。因条件外表非常匹配,加上俩年轻人三观一致,兴趣爱好相同,彼此一见钟情,并确定恋人关系,婚介中心也分享了他们的幸福喜悦。 为了帮人介绍对象,王金森要经常外出与适龄青年的家长见面。见面前,他会通过微信和电话联系他们,而后安排见面,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自从当上了“红娘”后,他几乎每天都忙得脚不着地,走村串户。 在谈及成立婚介所的初衷时,王金森说,他多年来在参加调解农村各种纠纷时,遇到一些父母因子女大龄未婚而哀声叹气,愁眉苦脸。为此,他觉得创办一个不以谋利为目的婚介所,专门为适龄未婚男女牵线搭桥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一对青年男女的背后是两个家庭,又蕴含着多少长辈对子孙的殷切期望。于是他就萌生了开个婚姻介绍所的念想。王金森的团队人员不拿工资,全部由有经验的志愿者组成。登记时,他们对登记人资格严格审查,以防重婚,登记时要求内容详实,杜绝虚假。 王金森说,阿豹婚介所目前按登记男女双方家庭、个人工作、外在形象及户籍等比较般配的有20对在接触中。他乐观估算这20对中成功率比较高的有5—6对。王金森和他的团队成员前期已做了很多思想工作,并详细了解双方家庭,男女双方在单位职场的口碑,有无犯罪记录,有无隐瞒个人婚史等问题。在他看来,婚介不能乱点鸳鸯,因为这关乎家庭的幸福美满。 幸福婚姻是男女青年共同的梦想,美满家庭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王金森坦言,当看到单身男女成功牵手,自己打心眼里替他们感到高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