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记者 陈震 李恬)2月10日(正月十三)18:30至19:00,央视新闻客户端和央视频客户端直播仙游县榜头镇泉山社区板凳龙圈灯闹元宵活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了莆田独特的元宵文化。 当晚,在仙游县榜头镇工艺博览城,近6公里长的板凳灯队伍犹如璀璨星河,闪耀夜空,成为最引人注目的焦点。这条由板凳和灯笼组成的“长龙”,以其“最长、最火、最热”的氛围,为观众呈现了一场震撼人心的元宵文化盛宴。 现场举行的“盘龙”仪式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队伍以龙头为圆心,龙身龙尾紧随,顺时针绕行,一圈复一圈形成旋圆,宛如盘龙。据介绍,游灯前后都要“团灯”,象征邻里和睦、患难与共、风雨同舟的团结、友爱精神。 在龙头灯的带领下,游灯队伍巡游泉山社区全境。队伍总长度近6公里,2000多人参与。伴随着锣鼓声,“灯龙”在夜色中蜿蜒游动,鳞光闪耀,蔚为壮观。队伍所经之处,祥灯普照,市民游客在欢声笑语相互祝福,祈祷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据了解,榜头镇板凳龙圈灯闹元宵习俗源于明代倭寇之战。群众为了保卫家园,在板凳上安装多盏花灯,结队而游,灯连接越多,意味着人丁越兴旺,造成浩大声势以此吓退倭寇,后来变成当地元宵特有习俗。 央视记者带领广大观众一同感受这份节日的喜悦和热闹。通过记者的镜头,观众欣赏到龙吟千灯耀的壮观景象,感受到元宵佳节的浓厚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