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书
一曲耐人寻味的南宋遗唱
【发布日期:2025-02-19】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俞林森】

  朱来水是我战友,曾经一起在部队工作。那时我们经常写调研报告、典型材料和新闻报道,后来他又涉足文学创作。这次长篇历史小说《遗爱枫亭》出版,约我写序。于是,我认真看样书、查资料,争取与老战友在语言文字上“接轨”,在历史知识上“合拍”,在传情表意上“琴瑟和鸣”。看完全书,我对陆秀夫蔡荔娘的爱情故事、对枫亭的历史文化、对作者的着力用功颇为感触,真心觉得这部文学作品确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其一,小说写出了特定婚姻的典型意义。《遗爱枫亭》叙述的是南宋末年乱世环境下一段特殊姻缘。陆秀夫一代才俊,蔡荔娘乡间娇娘,说起来妥妥的“才子佳人”组合。但他们与《西厢记》的张君瑞崔莺莺、《牡丹亭》的柳梦梅杜丽娘等古代才子佳人不一样,那些故事中,往往是男的恋其貌、女的爱其才而互相吸引,进而敢于冲击封建礼教束缚和门阀观念,追求自由自主的婚姻。而对于陆秀夫和蔡荔娘来说,维系他们的感情基础并非仅仅郎才女貌,而是抗元保宋大背景下救国救民的共同理想。蔡荔娘心目中,忠诚君国、敢于担当的陆秀夫是了不起的英雄,这样的英雄需要有人去照顾和陪伴,甚至需要有人为他延续宗支保存后代。在这个情怀前提下,身份地位、年龄差异就不是需要克服或“冲击”的问题了。蔡荔娘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使命感自许,崇拜英雄——爱慕英雄——对英雄以身相许并为之分忧解愁和承担一切苦难,这就是蔡荔娘爱恋情缘的路线和逻辑,也是这一桩婚姻不同于他人的特有意义。

  其二,小说写出了鲜明的地域特色,故事发生地不寻常。枫亭踞福州与泉州交通要冲,汉代因何氏九兄弟“折枫为亭”而得名,唐初设枫亭馆,宋朝建太平驿,元至清代置枫亭巡检司,自古为商贸重镇、军政要地,且人才辈出,历代进士127人,任知县以上直至尚书、宰辅的112人。孕育了女杰蔡荔娘的枫亭蔡氏家族,两宋时期就有23名进士。枫亭镇仅是所属仙游县和莆田市的一个缩影。仙游县历史上有700名进士,而整个莆田市即古代兴化府,自隋至清登进士第者达2482人,有“科举冠八闽”之美誉。除了丰厚的科举文化,还有值得称道的山川、风俗、物产。作者把这一系列富矿资源信手拈来,有机地融入小说之中。比如,把枫亭地标塔斗山、枫慈溪以及溪边的活水亭作为陆秀夫和蔡荔娘的生活场所;把莆仙名胜九鲤湖、壶公山、嵩山作为蔡荔娘的避难地点;把地方特产荔枝、龙眼、枫亭糕、兴化米粉作为描绘故事场景的生活道具;把本邑名人蔡襄、蔡京、陈洪进、刘克庄、陈俊卿、陈文龙等众多状元进士、官宦贵族引入故事,与陆秀夫、蔡荔娘以及朱熹、欧阳修、文天祥、张世杰融合叙事;又根据情节需要巧妙嵌入了妈祖、陈靖姑、何氏九仙、祈梦仙公、端午习俗等地方神祗和民俗风物。名品荟萃,构成了七百多年前福建中部沿海恢宏壮丽的人文地理风情图,使作品呈现出轮廓鲜明的地域特色。当然,小说也同样描述了福建其他地区以及江浙粤桂等地特有景物,比如榕城、刺桐城、鼓浪屿、木棉庵、石敢当和雷州石狗,同样蕴含着丰富的地域风情和乡土亲切感。

  其三,写出了传奇文学的固有韵味。文学的传奇性是指文学作品在总体符合现实生活逻辑的基础上,通过夸张、巧合、超现实的想象等形式,适当构造离奇情节和玄幻色彩,形成更传神的主题表达。

  《遗爱枫亭》是基于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的艺术创作。作者将史实与传说相揉和,吸取其较为合理、较为可能的成分,以主要历史事实为梗概进行人物和事件的宏观描述,奠定作品真实性和可信度;同时运用丰富多彩的梦境、传闻、童谣、谶语等虚幻元素,赋予神奇色彩和历史沧桑感。诚然,作者按照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在故事情节构建和人物形象塑造上是成功的。陆秀夫蔡荔娘爱恋悲剧让人扼腕长叹,宋室朝廷命运让人牵肠挂肚,李春牛真珍双双赴死令人涕泗横流,安空和尚神秘随护和英勇献身让人荡气回肠……还有大白马灵性、恶船夫报应、漂流物回归,都是传奇文学特有的玄幻叙事,韵味悠长,让人拍案叫绝!

  以上是我对这本书的基本看法。愿《遗爱枫亭》一纸风行!

  是为序。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