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莆田市河南商会会长、老乡村餐饮负责人余中锋为60多位环卫工人送上了精心准备的年货,让“城市美容师”感受城市的温度和社会的温暖。 据了解,这一善举,余中锋已经坚持了14年。此外,每逢重要节日,他还会为环卫工人准备礼物、表达敬意。自2012年起,他就在店门口设置爱心驿站,配备茶水、急救药包、微波炉、桌椅等,供环卫工人日常休息、使用。 “我来自河南信阳固始县,1995年来到莆田。”他告诉记者说,初中毕业后,便来莆田一家工厂打工。几年后,头脑活络的他开始做贸易生意。后来,随着事业版图的不断扩大,他还开了鞋厂,但因遭遇金融危机,鞋厂于2010年倒闭。截至今年,他手上有家经营了10多年的“老乡村”餐饮店,同时还多领域、多元化发展,比如做防水防腐工程等。 “作为‘新莆田人’,我想为莆田这座城市多做点事情。”余中锋伫些年还在自己的门店为环卫工人设置了专门饮用水、休息点。每年五一节那天,他会邀请上百位环卫工人聚餐,还带动身边人一起,为环卫工人送防暑物品、劳保用品。 据介绍,莆田市河南商会以“豫见由莆·携手有你”为发展理念,希望以商会为平台,架起两地交流桥梁,吸引更多人才交流来往。在公益事业方面,自2021年6月以来,莆田市河南商会策划组织了23场社会公益活动,涵盖疫情防控、关爱自闭症儿童、环境保护等领域。2022年6月,莆田市河南商会红十字会成立,成为莆田市首家商会红十字会,越来越多的“新莆田人”加入公益事业队伍,为莆田这个第二故乡的发展奉献一份爱心。 为了帮困境学子圆梦校园,出生农村的余中锋,感同身受。小时候因家庭贫穷不得不过早离开了心爱的学校,这种伤痛他至今想起来仍记忆犹新。2013年10月的一天,他与朋友交谈中,得悉莆田有一位品学兼优的高中生小付,由于父母都是残疾人,一家人唯一的经济来源是其母亲做点手工的微薄收入。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小付准备退学。余中锋立马联系小付家人答应给予资助。彼时刚开始创业的他,无论资金多紧张,可他都会雷打不动每月资助小付500元生活费。2016年9月,小付不但顺利完成高中学业,还考上了集美大学,而他又继续负担起小付的学杂费。如今小付已本科毕业并走上岗位。每年春节,小付都会给他拜年,以表谢意。 2019年端午节,余中锋在参加莆田市义工协会组织的活动中,了解到正在上初中的湖北籍王英、王洋两姐妹,因母亲精神失常,爷爷奶奶靠拾荒为生,父亲收入也不高,家庭实在无力负担她们上学费用的情况。余中锋主动到她们家中,每月资助两姐妹600元生活费,让她们完成学业。逢年过节,他还请她们一家人到店里聚餐……一路走来,余中锋累计捐助30多万元,先后资助过8名学子,其中有两位学生取得了本科文凭。 他慷慨解囊,热心助学的事迹,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美谈! 采访时,记者了解到,余中锋进过工厂,打过短工,困难时也住过车站候车室。创业之初,他与工人一起吃盒饭、喝凉水、睡地铺,历尽艰辛。为此,他深知一个人在外的不易,表示自己决不能亏待他们。门店招工时,他尽量满足那些就业无门者,让他们优先上岗。对个别需要接送小孩或照顾生病家人的员工,他会根据需要准许他们可以不按点考勤;在工资和福利待遇上,他坚持向一线员工倾斜,事假不扣工资、给员工过生日、给困难员工送红包等。人性化的管理,让员工们真切感受到家一般的温馨。 有个员工,平时工作非常努力,对顾客总是面带微笑,可最近总是唉声叹气。余中锋经了解,原来是她老公出走,她一个人既要上班,还要抚养3个小孩,且居无定所,生活非常艰辛。余中锋就跟妻子商量,不但在店里为她们一家安排了免费宿舍,每季度还额外给予补贴2000元生活费。 目前,在余中锋店里工作超过5年的员工不在少数。记者问他们为什么愿意长时间跟着余中锋,他们说:“余总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待遇也还可以,在他手下做事开心、舒心、放心……” 由于表现突出,2018年,余中锋的企业被福建省义工协会评为“十佳爱心企业”,2019年他获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颁发的“慈善乐助,大爱无疆”奖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