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有播种就会有收获。在护理一线打拼了30年的杨雁峰,已由一名初出茅庐的新手成长为独挡一面的行家里手,是患者眼中的白衣天使,是同行心中的榜样。 杨雁峰说,自己是地道的乡下人,是胆小的乖乖女,看见坟塚都害怕的那种。在她的记忆中,她的母亲做了好几次手术,当时自己年龄小,没去医院陪护,在家等母亲回家。她的母亲回家后,看到母亲被病魔折磨得苦不堪言的样子,幼小的她便萌生了当一名白衣天使的念想。 中考时,她第一志愿填报卫生学校,毕业前在九五医院实习。当时护士相对比较少,实习期间她就承担起心内科、神经外科的特护工作。由于对工作认真负责,通过严格考核,她如愿以偿,成为九五医院普外科的一名护士。部队的伤病员主要有训练受伤、急腹症、烧烫伤、蛇咬伤等,伤病员是没有家属陪护的,为此,作为护士,除了临床护理外,生活照料也是工作的一部分。 有一次,她为一位大面积烧伤的女军官做特护,在个把月的时间里,她成了其临时的“亲人”,吃喝拉撒几乎全包揽了。经过医生的精心医治和她的悉心护理,该军官很快重返军营。出院那天,女军官对她竖起了大拇指连声道谢!能得到患者的肯定,让她觉得特有成就感。类似这样的事例,在她的护理人生中不胜枚举。 随着医院的发展,收治对象也扩大到周边的群众。因工作需要,她先后来到神经外科、骨科工作。在跟别人谈及自己几十年的护理感悟时,她坦言,护理重症患者,需要的是镇定自若,哪怕危急时刻或忙碌时,也要从容不迫,沉着应对。同时要经常深入病房,走走看看,问问听听,要学会观察和倾听,比如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都要洞察到患者的需要,并尽全力满足患者的需求。她还表示,做一个合格的护士,除了要对患者进行生理上的护理,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开导,鼓励患者树立治病的信心和勇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表现突出,2008年,她被评为“莆田市优秀护士”;2015年获得福建省“小鹰”基金奖;2018年被评为福建省优秀护理工作者。此外,她还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制作的“医用护理短裤”获实用型专利,制作的“小夜灯”及负责的莆田市课题《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健康管家系统在医院——社区一体化截瘫患者中的应用研究》应用于临床取得满意效果,同时她还把护理延伸到社区、兵营、工厂、家庭。每年下基层科普宣讲4场以上,得到广大官兵、群众的一致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