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桥街道北磨市场附近,住着一位83岁高龄的老人——郑亚玉。岁月似乎对她格外宽容,没有在她的脸上刻下太多风霜的痕迹,反而赋予了她一种超脱世俗的淡然与硬朗的体格。 郑亚玉虽已白发苍苍,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矍铄的光芒,脸上的皱纹仿佛在诉说着她历经的漫长岁月。当记者向她讨教健康的秘诀时,她微笑着说:“心态要好,儿孙的事不要管太多,免得影响自己的心情……”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郑亚玉除了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外,还要料理家务,常常忙得像连轴转的机器。可她毫无怨言,总是以一种坚韧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挑战。她深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所以即使在艰苦的条件下,也会尽量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比如饮食起居等方面。据介绍,她每天总是从一杯温热的白开水开始,平时要多喝水。这个习惯,她已坚持了十多年。“水是生命之源,清晨的第一杯水,更是养生之源。”郑亚玉如是说。 饮食方面,郑亚玉坚持做到“三定”,即定餐、定量、定时。所谓定餐即一日三餐不能少,早餐一般在早上7时左右,一个馒头、一个鸡蛋和一杯豆浆;午餐一般在中午12点前,一小碗干饭配肉片汤或海蛎汤;晚餐大多是一中碗地瓜粥、小米粥配芥蓝菜或西红柿鸡蛋、茄子、虾米等。在她看来,五谷杂粮既养人又养身。此外,她从不挑食,也不暴饮暴食,即便再好吃的,通常只吃到七八分饱,并且坚持做到清淡不油腻。水果是她每天必吃的零食,如苹果、火龙果、香蕉等,时间则在上午10时许。 子孙们也很孝顺,会变着花样给郑亚玉做既可口又营养的饭菜,让老人家既吃饱又吃好。 起居方面,郑亚玉也比较有规律。春天和冬天,因为天气比较寒冷,她每天早上6点左右起床,晚上看完电视后8点左右上床睡觉。夏秋季节,她一般是早上5点30分起床,中午休息半个小时,从不睡懒觉。她还十分注重适当锻炼,每天早晚各要锻炼约一个小时,比如,伸伸手、弯弯腰、踢踢腿。对她而言,运动不仅仅是为了健康,更是一种生活的乐趣,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式。 郑亚玉心态平和,心胸开阔,从不因生活琐屑跟子孙或邻里红过脸、拌过嘴、较过真,即便偶尔有过磕碰,她也不会往心里去。老人心地善良、乐善好施,谁家要是有什么困难,只要她知道了,就不会等闲视之,而是尽己所能,援手相帮,难怪她的人缘特别好,许多人会管她叫大妈、大姐、老奶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