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吴志 王斌斌 文/图)近日,在东吴港区罗屿10号泊位,码头作业人员正依次通过船舶梯口的出入境边防检查智能查验设备,登上马耳他籍“海豚”轮上作业。与此同时,智能梯口后台发挥着“智慧大脑”的作用,精准识别、自动统计、智能比对上下外轮人员信息,并实时向执勤民警发出提醒。 近年来,莆田边检站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在4个作业区、15个泊位全面推行一体化查验、全链条服务、信息化监控,并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通关服务,有力保障了世界最大40万吨级铁矿船舶的常态化靠泊,精准护航“海丝”枢纽港口高效通关。据统计,莆田口岸港区码头卡口智能查验通道覆盖率达71.4%,所辖限定区域上下轮人员智能采集数据覆盖率达100%。 立足“小切口”,做好自主创新“大文章”。在第二十二届中国·海峡创新项目成果交易会上,莆田边检站自主研发的“语音告警助手”智能设备成为一大亮点。该设备通过识别来自值班室的各类局域网报警声音,实现了技术值班的智能值守,有效避免了信息堵塞的风险,并荣获福建边检机关科技创新项目奖项。在第六、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莆田边检站更是联动中国电信,通过数字视频、便携式即时翻译机等载体,向中外宾客展示“数字领航”海丝文化传播效能,彰显科技创新成效,莆田市科学技术协会发贺信予以鼓励和支持。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毕业的该站执勤一队民警徐耀东表示,即时翻译设备、数字技术、人工智能,以及实现交互式体验和沉浸式虚拟场景等相关技术,给国门一线的智慧通关带来广阔前景。 得益于这些创新举措,助力莆田港口吞吐量实现历史性突破。据莆田市发改委统计,2024年莆田港口吞吐量首次突破8000万吨,达8136万吨,同比增长12.33%,增幅位居福建省第一。此外,莆田市铁矿石吞吐量同比增长36.61%,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对中国台湾中转铁矿石历年累计完成1800万吨以上,连续五年位居大陆对台中转铁矿石第一港口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