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仙游县榜头镇光埔村党支部副书记兼残疾人联络员郭逸鹏等人陪同驻村第一书记林建兴,来到村民魏成洪家中,看望几年前因不慎摔倒导致双脚行动不便的魏成洪。此前,郭逸鹏曾多次建议魏成洪去办理残疾证,可因其家庭种种原因而一拖再拖、迟迟未办。 一番劝说后,林建兴立即开车与郭逸鹏一起把魏成洪送到县总医院残疾人办证窗口,并掏钱为其交付相关费用,帮其办好肢体二级残疾证。这样,魏成洪就可能享受到重度残疾人“两项”补贴等优惠政策,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办理残疾证,对我们残疾人来说,因为行动不便,出一趟门不容易。”魏成洪感慨地说,“现在村干部亲自上门服务,省时、省力又省心,让我们残疾人感到很贴心、很温馨。” 今年48岁的郭逸鹏,1997年7月份初中毕业后入伍,5年后退役回到家乡。回来后,他先后在仙游县液化气公司工作,后来到坝下仿古家具雕刻厂上班,2013年5月任村支委兼文书、民兵营长,主要负责村里的残联、卫生、民(征)兵等工作至今。 光埔村有2000多人口,其中有各类残疾人60多人,他们居住分散。为了全面了解辖区内残疾人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做到精准帮扶,郭逸鹏常常不辞辛苦,跋山涉水,走村串户。每到一处,他就与残疾人及其家人促膝谈心,嘘寒问暖,一边用心倾听他们的诉求,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际困难,鼓励他们要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一边向他们宣传有关残疾人的权益及政策,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他们的心坎上,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为此,许多残疾朋友都把他当作自己的贴心人,并打心眼里感谢他。 由于他身兼多职,村里的许多工作需要他去做,因此,他往往要等到晚上,把白天了解到的相关资料建档立卡、建立台账。 1937年出生的颜秀哥,卧床多年,因行动不便,一直迟迟未能办理残疾证,家庭经济也比较困难。得悉这一情况后,他立马上门劝他办理残疾证,跟他讲清办理残疾证的好处。经过他的耐心解释,秀哥才同意办理,从此享受到政府每个月的困难生活补助等。 郭美钦也是因为摔倒致残,郭逸鹏帮助她办理残疾证,并让她享受到每年医保款不用交的优惠政策。 采访时,记者还了解到,郭逸鹏还为魏玉益、郑吉荣等3个残疾人申请到电动轮椅、助听器、助力拐杖。对有劳动能力的魏剑森,他则为其争取到村保洁员工作,月薪1800元。 在跟记者谈“三解”工作法时,他表示:相辅相成,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不能掉链。比如“了解”,他说,“了解”是工作的前提,只有深入的调查了解,才能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才能避免盲目性,把握主动权,把为民办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理解”,他认为在了解的基础上,要“理解”自己的特点,比如,一些残疾人可能因为不了解相关的助残政策及自身的那种自卑感,而对你产生排斥心理,不予配合,态度冷漠,甚至出言不逊。这时你要理解人家,绝不能往心里去,更不能轻言放弃,而应该和颜悦色,轻声细语跟人家讲清自己的良苦用心;至于“排解”,他说,作为残疾人联络员就得竭尽所能为残疾人排忧解难,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你是真心实意为他们谋福祉,那么,你还用担心说话没人听,做事没人跟吗? 每年残疾人证件年检时,郭逸鹏都会积极联系车辆,并陪同这些残疾人前往仙游县总医院进行残疾鉴定,其间,他忙前忙后,积极帮助残疾人配合医生做好鉴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