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社会
磨刀人——走街串巷的都市绝唱
【发布日期:2011-07-12】 【来源:】 【阅读:次】【作者:】

    “磨剪刀!磨菜刀!”日前,在笏石市场附近,记者听到一声声抑扬顿挫、韵味悠长的吆喝声,由远而近。这久违的声音给人一种陌生而亲切的感觉。只见一名磨刀师傅,骑着一辆自行车,后面载着一条小板凳,板凳上还有磨刀的砂轮,边走边吆喝。
    循声望去,只见一名中年妇女拿出一把菜刀让他磨。磨刀师傅见生意上门,立即下车,拿下凳子,从编织袋里取出一块砂轮,把它固定在板凳上, 接过那个妇女递过来的菜刀,磨刀仔细端详,只见菜刀上面有锈迹,刀背很厚,他边端详边说:“钢口不错,好刀!”然后用他那双布满裂纹的手,握着锃亮的菜刀把柄,倾着身子,用力地磨了起来。“霍霍……霍霍……”随着均匀有力的磨刀声,锋利的钢上卷起一抹抹铁屑。钝刀的刃面明晃晃地显露出来。最后一道工序,他换上另一块细腻的磨刀石,蘸上水,又开始认真地磨了起来,不过力气没有刚才那么大,声音也变得柔润、轻细。“粗石磨刀,细石磨锋。”他边磨边说。
    经过约15分钟的磨砺,那把原本锈迹斑斑的菜刀就变得无比锋利。“好啊!”他用大拇指在刀锋上试了试,然后伸了下懒腰。坐在板凳上抽起烟来。趁他小憩当口,记者便上前与他聊了起来。见记者造访,他笑呵呵地说,一个磨菜刀的有啥好写。经过记者的耐心解释后,他才打开话匣子,跟记者侃起了自己的磨刀人生。
    他叫李光清,今年53岁。他的父亲是平海地区一名磨刀老艺人。35年前,为了生计,只有小学文化的他便子承父业,干起了磨刀的营生。他说别以为磨刀只是一种体力活,其实它也是挺讲究的,必需做到粗中有细,即先用粗粝的磨刀石磨,再用细腻的磨刀石磨。磨的过程,用力要均匀,而且刀与磨刀石之间的角度要掌握在15度左右,太大或太小都不行,当刀刃发青时,说明刀肯定是锋利,而发白,则说明不锋利……说到磨刀这种民间的传统工艺是否在工具及技术上发生变化时,他说磨刀工具很简单,两块石头,一条板凳。一块粗糙的沙磨石,一块青石,尺许长,两三寸厚,不规则。扛着沉甸甸的。不像现在,砂轮及各种磨刀石市场上都能买到,不仅块头小,而且好看,带着也方便。
    过去,每天扛着凳子走街串巷,喊上一天,嗓子疼痛,喉咙发痒。晚上,肩膀也疼得厉害。如今,骑着自行车,吆喝也是用经过录音的小喇叭。至于生意方面,他说,他过去跑得最多的是乡下的农户,现在他跑得最多的地方是集镇上的服装厂跟饭店。最早的时候,磨一把菜刀才5毛钱,剪刀才2毛钱,后来随行就市虽然菜刀一把涨到一两元,一直到现在的五六元,剪刀也是水涨船高。可一天下来,也只能赚三四十元。原因呢?他说主要是数量在一路下降。比如,过去人们一把刀一年要拿出来磨几次,可现在不锈钢刀很锋利,也很耐用,磨的也少了。
    谈及磨刀这民间传统工艺是否也存在后继乏人的问题时,他说,据他所知,目前莆田还在干这一行当的好像没几个人。不少磨刀艺人,有的早已改行收废品或去贩卖蔬菜什么的,而年轻人根本就没人愿意学这种手艺。最后,他不无惋惜地感叹:看来,磨刀这一古老的民间工艺真的就要消失了!”             晚报记者  钱碧云 秀屿报道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