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表业风光难再 修表匠坦然面对
【发布日期:2011-07-05】 【来源:】 【阅读:次】【作者:】
与其他传统工艺比,钟表修理业的起步似乎慢了半拍,但它繁荣跟衰退的速度却比许多老工艺似乎又快了半拍,这是记者在走访我市钟表修理业时了解到的业内现状。 回首往事 老艺人百感交集 在县巷附近的人行道一侧,一个中年人正端坐在一方窄小的修理桌前,双手麻利地用镊子挑拣着手表电池。见记者造访,他赶紧放下手中的活计,热情地跟记者打招呼。他叫许益伟,才40岁的他与钟表却有二十多年的“交情”。玻璃罩、木桌、台板玻璃、板凳,许益伟的店虽然布置很简单,但是修表的工具却很齐全。他介绍说,开表匙、镊子、螺丝刀、油笔、取针钳、油石、起胶器、测表机等都是最基本的修表工具。镊子是修表时最常用的工具,夹齿轮、指针、调整游丝、摆轮等都需要它……他还饶有兴趣地说,修表是个精细的活儿,粗枝大叶干不了,修表的过程是慢工细活,要屏气静心,修理时不能有丝毫闪失。从外行来看,一块表只是几个零件组成的,可在他看来手表虽小,却五脏俱全,而这“五脏”由几十个零件组成,且环环相扣,个个“有名有姓”。因此,有人称修表匠是方寸世界里的“艺术家”。 在谈及钟表修理这一传统工艺的现况时,许师傅不无感慨地说,每个行业难免经历年代的起落,修表业也不例外。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手表还是家庭“三大件”之一,订婚下聘,有一块手表,那是非常贵重的礼物了。那个年代,手表几乎是身份的象征,为此人们对手表是非常珍惜的,偶尔手表有个“小灾小病”,就要及时修理。到了八十年代后期,手表的普及率相当高,因此修表是一门很不错的手艺,好的时候,一天的收入就高达百余元。如今,时过境迁,随着手机的普及,风光一时的修表匠成了城里尴尬的群体。 立足眼前 修表匠从容应对 为应对行业日渐式微的现况,与时俱进的许益伟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一是扩大修理范围,改变过去只修机械钟表为兼修各种电子表、石英表、自动表乃至计算器上的记时表等。他说,修理范围的扩大,使他的业务量增加了约一倍。为了掌握电子表、石英表等修理技术,他买回了不少科技书进行刻苦钻研,很快,这些表的修理技术他样样精通,什么样的疑难杂症,他都能做到手到“病”除。 修理范围的扩大让他尝到甜头后,于是脑瓜子活络的他又兼起了各式钟表的买卖生意。即便是这样,照他的话说,生意也好不到哪里,除了房租及平时开支外,就所剩无几。问他干嘛不改行?他坦言:不是不想改,而是现在各行各业竞争都很厉害,加上自己既没本钱也没别的技术,现在只能是干一天算一天了。 至于修理钟表这一老工艺的前景,许益伟坦言:在“手机当道”的年代,如今戴手表的人少了,修表的人老了,与其他老行当一样,修表业已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当有一天,老修表匠们眼发花、手发抖,再也摆弄不了方寸世界里的精细活时,还会有谁来研究这放大镜下的“微观世界”? 晚报记者 钱碧云 荔城报道 |
- 湄职院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 携手并进 职教出海
- 电影《情满木兰》在莆首映
- 600名“蓝骑士”集中加入工会
- 探索科学奥秘 感受气象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