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退伍军人说自己永远是百姓的一个“兵”
【发布日期:2011-08-01】 【来源:】 【阅读:次】【作者:】
“不当厂长当村厂,不拿高薪拿低薪。林玉书他究竟图个啥?”面对别人诧异的目光,林玉书坦言:“我既不图钱,也不图名,图得是当一辈子百姓的兵,为百姓做点什么!” 1985年,林玉书从部队退伍回乡,回乡后,军人出身的他便被协丰鞋厂聘请搞管理。由于他管理有方,表现突出,不久他便坐上厂长这把交椅,工资当然也就水涨船高。就在他大显身手之际,2006年,适逢村级换届选举,镇里决定把他“挖”回来,让他当村长。在公与私,得与失面前,最终他选择了前者。 北大既是西天尾镇的人口大村(约5000人),又是企业大户(20多家企业)。由于区位独特,人员复杂,治安形势不容乐观,偷窃、抢夺案件时有发生,既影响了形象,又动摇了业主的信心。“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上任伊始,他便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他通过多方努力,在村里成立了警务点。为了配合警务点搞好联防工作,在他的倡议下,村里成立了义务巡逻队,配备了车辆、警棍等,每天晚上有四个巡逻队员在辖区内来回巡逻。巡逻队自成立到现在,共协助公安机关破获十几起偷盗案件。特别是2008年,他们将一伙从一家电机厂盗走六部电机的抢劫团伙当场截获,给犯罪分子以当头棒喝。从此,犯罪分子再也不敢轻举妄动,治安形势明显好转。 林玉书的这一斧劈出了一个平安和谐的新天地。治安形势好转了,大家都安居乐业了,企业的发展更顺更快了,林玉书也成为一方平安的守护神而得到广大干群和业主的交口赞誉。面对人们的夸奖,林玉书不无感慨地说:当官不能保平安,这官等于白当。 第一斧劈出了一个平安和谐新天地,那么,这第二斧呢?通过调查他发现,滞后的乡村道路已满足不了快速发展的经济需求。为了给经济发展铺平道路,2009年,已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他和村“两委”一道带领群众掀起水泥村道建设的热潮。为了领着大伙干,他和村干部就先做给大家看。他们带头为村道建设捐款。在他们的带动下,乡贤们也不甘落后,解囊相助,很快便自筹了50多万元,向上争取了10万元。经过几个月的投工投劳,后炉和西郑两个自然村也铺设了水泥村道。水泥村道的全面铺设,既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又为新一轮的经济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路的问题解决了,水的问题又纳入了他和村两委的视野,荔城区北大段河道作为东圳水库的泄洪道,由于种种原因已造成河道阻塞,一旦遇到暴雨,就会泛滥成灾。为此,他积极配合上级,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河道整治工作。河道整治,任务重,难度大。为了把为民办的好事办好,他多次主持召开各种会议,进行专题研究,专门部署。达成共识后,马上付诸实施。如今河道整治工作正在如火杂荼进行中。河道整治将变水害为水利,届时不但可以避免洪涝灾害,而且有效解决工业用水及田地灌溉等问题。 一件件一桩桩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让林玉书成为村民心目中值得信赖的好人、好官。 晚报记者 钱碧云 |
莆田市红十字生命接力志愿服务队:表彰先进 共话生命接力新征程
湄洲岛今年接待游客量较去年提前9天突破百万人次
国家安全 人人有责
巅峰对决 “智造”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