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清:从“门外汉”到反避税专家
【发布日期:2012-05-05】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钱碧云】
现任莆田市国税局国际税务管理科主任科员的李国清,曾荣获中宣部和中央文明办授予的“中国敬业奉献好人称号”;省公务员局、省税务局等授予的“福建省国税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省国家税务局授予“二等功”一次;市国家税务局授予“三等功”六次、“嘉奖”一次等。 一名普通的税务干部能有如斯殊荣,记者为此对他进行采访。
半路出家 修成正果
今年38岁的李国清大学时学的是金融专业,并非财税专业。1996年11月,他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莆田市国税系统。此后,他凭着刻苦钻研的“钉子”精神,认真学习税收业务,虚心向老税务工作者学习取经。 李国清首次精彩“亮相”是在1998年。当时,他负责全市外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在使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SY98汇算清缴系统进行数据统计时,他发现该SY98软件存在缺陷,如汇算清缴数据只能由手工录入,不能从企业申报数据信息自动汇总生成,而且录入数据时没有逻辑关系,不能自动审核数据正误,使整个汇算清缴工作量大且数据错误率高,怎么办? 敢为人先的他凭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决心对该软件加以改进,为此,他一头扎进计算机软件的研究中去,熬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查阅了多少相关资料,走访了多少专家、学者,经过一番刻苦研究,新的汇算清缴申报系统终于成功开发,该计算机自动生成SY98系统要求的汇缴数据,大大提高了数据统计质量,在全省推广应用后,得到国家税务总局国际司有关领导的关注。2000年,国际司抽调李国清参与修改全国外资企业年度所得税申报表及编写业务需求,并开发全国涉外企业所得税申报汇算清缴系统软件。在该项工作中,李国清主要负责业务需求的编写工作,掌握系统的核心业务需求。该软件实现了全国外资企业所得税电子申报、电算化案头审核,自动汇缴上报全国性的汇缴数据的第一个汇算清缴软件,现在使用的全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软件也秉承了原外资汇算清缴软件优秀理念。
发挥专长 频频亮剑
2008年,由他负责办结全国鞋业转让定价调查案例,调整补税2481万元,成为当时全省补税最高的第一案。 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国税局在评价这个案件时说,这是全国鞋业转让定价调查的第一个成功案例,该案突破了以往我国制造业在跨国企业产业链中利润率偏低的思维惯例,给反避税工作带来了理念上的更新和方法上的转变。该案涉及12个省市、56家制鞋企业。在查办中,李国清发挥丰富的反避税实战经验,他通过互联网,在茫茫网络世界里找到了一条信息,开辟了案件调查的异地调查的另一条通道。如他赴深圳调查时充分利用自身掌握的计算知识,在已获取的为数不多的数份纸质再销售价格合同订单的基础上,一举突破了企业订单合同数据库系统,由此获取了关键性证据。 2009年,他被国家税务总局借调参加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工作。该工作是我国税务工作的新领域。李国清充分发挥熟悉税收业务政策的优势,勇挑重担,编写了1600多条税收风险提纲,该提纲包括国、地税务机关征收全部13个税种,每条提纲都有可能发生风险的原因及结果,是全国第一个最全面的税收风险提纲。该提纲在全国大企业自查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对全国11家集团企业自查时共查补126亿元,受到总局领导的高度评价。为此,他也成为全国税务系统为数不多的首批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人才。 2010年,他又成功办结了一例非居民企业反避税案件,直接补税2920万元,二期工程补税1737万元。国家税务总局国际司对该案调查工作给予高度的评价,指出这是我国首例办结的非居民企业反避税案。该案件的突破,填补了我国非居民企业反避税案件成功办结的空白,开拓了我国反避税工作的新领域,从而有效地提高税收在对外经济领域交往中的话语权,维护了国家税收权益。
|
荔城区北高镇开展主题团日活动 感悟奋斗精神 探寻文化根脉
我市创新电力服务模式 赋能园区高质量发展
荔城区西天尾镇:以“演”促防 以“练”备战
我市“五一”人气满满 假期玩法上新 文化旅游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