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金珠是江口镇残疾人专职联络员,六年来,她拖着残疾的右腿,骑着电动自行车,跑遍了江口的山山水水,边边角角,详尽掌握了全镇各个自然村残疾人的总数、残疾类型、家庭生活和就业等情况。 为了把自己培养成联络员,吴金珠积极参加业务培训,认真学习有关残疾人的方针和政策,积极发挥残疾人联络员桥梁和纽带作用。为了建立残疾人档案资料,她经常逐人逐户进行核对。由于她患有腿疾,上楼比较困难,而她一天要上下好几栋楼,到晚上躺在床上腰酸腿疼,连饭都不想吃。经过努力,她终于获取了第一手资料,做到各类数据底数清、情况明,实现了资料保管微机化,查找资料快速准确,受到区残联领导的好评。同时她还利用残疾人之间便于沟通的优势,经常到残疾人家中,与残疾人交朋友,帮助残疾人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 残疾人工作看似简单,但对于肢残的吴金珠来说,却是不断接受挑战和磨砺的过程。吴金珠走路需要拐杖,单入户工作,就需要她付出比常人多几倍的艰辛。江口镇有4000多位残疾人,其中已办证的有2000多人,办理安居工程7户。为了能准确及时地了解残疾人的生活状态、具体想法和困难,金珠经常挨家挨户到残疾人家中。拄着单拐的她楼上楼下奔波,常常累得腿脚不听使唤,每走一层都要歇几次。同事们帮她算了算,每做完一次全面的入户工作,她就得爬二三千个台阶。面对这样的困难,她从来没有退却。 有时遭遇到不理解甚至谩骂时,她依然笑着面对,用爱心融化着心灵的坚冰。残疾人郭某,因为家庭的不幸有些愤世嫉俗,对金珠也不甚友好,金珠多次入户都遇冷言冷语。但是,当他的儿子病情复发,不知所措的他第一个想到的人还是金珠。金珠接到电话后马上来到他们家,努力让对方镇定下来,安抚着老人和孩子的情绪。 提起吴金珠以残助残的感人事例,镇残联干部如数家珍:海星村的林金妹瘫痪,一直由母亲照顾,是吴金珠帮她送到居家托养中心,让她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残疾人戴某,肢体残疾,去年吴金珠帮她争取到省零就业家庭补贴5000元,开了一家小食杂店,生意还可以。 坂粱村一精神病患者的女儿书念得不错,但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上不起学,经过金珠牵线和南门一企业家结对,该企业家答应一年赞助5000元学费,直到大学毕业。 五星村的杨婷婷因智力问题,书念得差,学校不肯接收,家长找到金珠,金珠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马上向区残联领导反馈情况,并同区残联领导一起找到学校校长。在她的软磨硬泡下,学校终于同意接收杨婷婷,其家人为此感激不已。 金珠告诉记者,作为残疾人,她比其他人更懂得残疾人的心,残疾人也更愿意把想法、苦处说给她听。每每此时,金珠总是这样激励他们:我们的肢体可以有残缺,但心灵不可以残缺。鼓励他们要脚踏实地,自食其力。几年来,她一直把为残疾人办实事、谋幸福看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让残疾人增强自信,融入社会,金珠经常利用社区的宣传栏,宣传残疾人身残志坚的真实事例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各项优惠政策,还组织残疾人参加各级政府主办的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在她的帮助下,社区有几十位残疾人实现了就业,有的与单位正式签订了劳动合同,有的以灵活就业的形式实现了自食其力的愿望。她说看着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脸上露出的灿烂笑容,她感到非常的欣慰。 联络员的工作是平凡的,但平凡的工作却给了金珠唱响人生的舞台。她在感恩中回馈社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着、鼓舞着和她一样身体残缺的身边人!她表示愿意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继续为残疾人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