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社会
文化协管员村里“播种”文化
【发布日期:2012-05-15】 【来源:】 【阅读:次】【作者:钱碧云】

  2011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由省委书记孙春兰陪同,亲临西天尾镇龙山村文化室视察,对该村文化室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一个普通的乡村文化室居然能引起中央领导的如此重视,原因呢?为探个究竟,日前,记者特地慕名前往探访。
  走进龙山村文化室,尤如走进文化迷宫:阅览室里,座无虚席,人们正在认真阅读书报;文娱活动室里,十音八乐队的老人们正在吹拉弹唱;文体室里,老人们正挥拍上阵……文化室前的广场上,戏台、篮球场、健身园、黑板报、科技宣传栏、文化长廊等依次排列,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据介绍,龙山村文化室创建于2004年,几年来,村里共投入10多万元资金对文化室进行修缮配备改造,目前农家书屋拥有阅览室二间,各类书籍一万多册,订阅各种报刊杂志13种,文娱活动室配有电视、电脑、广播音响、多媒体放映等设备。同时,村里还创办了老年学校,组建了十音队,女子车鼓队,女子腰鼓队,健身舞蹈队等,经常开展各项文化活动,既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又助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由于成绩斐然,因此该村文化室曾多次被评为省市“先进集体”;“福建省文明村镇图书室”;“农家书屋”被列为“省图书示范单位”。龙山村被评为省、市“文明村”、“卫生村”。
  龙山村党支部书记郭世平告诉记者,龙山村近年来能获得这么多的荣光,除了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外,村文化协管员黄国英功不可没!今年黄国英被评为“省第二批优秀村级文化协管员”。
  2004年,为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龙山村建立了村级文化室,黄国英出任文化协管员,负责筹建工作。为了把文化室建成有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乡村文化阵地,黄国英四处奔波,跑项目、跑资金。乡贤们看他在真心实意地为家乡人民办好事,纷纷援手相助。市图书馆领导也为他的诚心所感动,特地在该村建立了全市首批农村流动书库服务点。
  小小文化室,文化大天地。为了充分发挥文化室应有作用,作为文化室的当家人,黄国英着手制订管理、值班、借书等一揽子规章制度。由老协会成员轮流值班,他自己则坚持天天值班.每天,他不管刮风下雨都坚持第一个来到文化室,一到文化室就忙开了:挥帚打扫,搞好卫生后,就着手整理书架、阅报栏、摆好桌椅……迎接新一天的到来。为了保证图书室每天开放时间不少于6个小时,哪怕是家属生病住院,他也是上午去医院照顾病人,下午赶回家值班。
  为了便于群众阅览,一万多册书籍,他逐一编号、归类、上架、摆列。为了加强管理,他还制订了一系列可操作性强的借阅制度、赔偿制度,并认真造册登记。翻开借书登记簿,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个人的借书名、日期、还书时间……其认真劲可见一斑。他指着书架上整齐摆列,完好无损的书籍说:“图书借阅,重在管理,否则再多再好的书也经不起糟蹋。”谈及图书室的作用时,黄国英表示其作用大着哩!老年人爱看保健养生书,通过学习,大大提高自我保养意识和健康水平;年轻人爱看科技类、法制书籍,提高种养技术含量和经济效益,增强法制观念……
  为了弘扬纯朴民风,构建和谐社会,在黄国英的的倡导下,与老协会联手设立“孝敬榜”、“功德榜”、“成才榜”等,每年利用重阳节表彰一批“五好家庭”、“孝亲敬老”  “平安家庭”,倡导良好的社会文明氛围。文化室还把妈祖事迹整理上墙,大力弘扬好祖文化、传播先进文化,使先进文化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中,使文化室成为群众求知和娱乐的活动中心。同时,文化室还配合老协会经常邀请剧团进村演莆仙戏,逢年过节,举办猜谜语、象棋、篮球、拔河等比赛活动,大大丰富群众的文体生活。
  此外,黄国英还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下一代,举办少儿书法培训班等,为少儿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