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训练令人叹为观止
7月27日上午,记者一走进该中队,正巧碰上消防战士在营区大院内进行攻坚技巧训练。在训练现场,有一些镜头让人注目。只见战士们迅速而娴熟地穿好橙红色的抢险救援服,系紧安全绳,沿着高达16米的综合训练塔勇猛攀爬、拽绳直上,迅速攀爬到最高点后又一举滑绳跃下,充分展现消防战士顽强拼搏、开拓进取的战斗精神。 飞旋的锯片在灯泡上“跳舞”、用液压扩张器转移玻璃瓶、乒乓球,这是攻坚技巧训练的精彩缩影。攀登挂钩梯训练更令记者叹为观止,只见消防员站在两节拉梯上,用挂钩梯准确地勾住高楼窗户,快速向上攀登……而骄阳,火辣辣,回到地面的战士已是汗流浃背。 消防战士李强出生于1992年,看着他黝黑的脸庞,青筋毕露的臂膀,记者分明感受到了“魔鬼训练”给他打下了烙印。李强告诉记者,万一发生火灾,时间就是生命,这就要求我们的战士掌握过硬的本领。而长跑、队列、铺设水带……所有训练内容没有捷径可走,要想达到标准,只有一遍又一遍强化苦练。 “我们中队的消防战士大部分是90后,不严格训练不行!”该中队指导员刘建斌对记者说,“为了关键时刻能冲上去,我得狠下心让他们苦练,而划破皮肤磕破指甲是家常便饭。”在训练中,高大帅气的刘建斌显然扮演着“冷面杀手”的角色。
出警回来如洗桑拿
“这是防化服,用于化学危险品泄漏时穿的;这是腰斧,是救火过程中破拆玻璃用的;还有那是呼救器,消防员在抢险救援和灭火战斗时随身佩带……”在观看完训练,记者来到车库,听刘建斌讲解各种消防器材的不同用处。最让记者感兴趣的是那一排挂得整整齐齐的消防灭火战斗服。战斗服隔热性能较好,其非常厚实就像一件棉袄,可不管春夏秋冬,遇到火灾消防官兵都必须穿这套衣服,加上还要扛着沉重的水枪,所以每次出警回来都能出一身汗,感觉像洗了一次桑拿。 一套战斗服加上战靴、腰带、头盔、空气呼吸器等,穿在身上少说也有30多斤重,而且从接警后电铃响起到首车出库,时间必须控制在一分钟之内。“战斗服不能吸汗,穿上身上热量根本出不来,汗水全部吸附到内衣里,而火灾现场温度高,热浪袭人,我们还得戴着面罩,脸上、手上和脚上被烤得像有蚂蚁在爬似的,” 战士徐洋告诉记者,每次战斗后脱下消防服时,人犹如走进空调房,感到特别轻松、凉爽。
强将手下无弱兵
该中队平常不仅担负着辖区内的火灾扑救,还承担着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突发灾害事故处置任务。中队指导员刘建斌是青春朝气的80后,荣立过个人三等功一次,他曾在洪峰浪尖中10多小时不眠不休转移被困群众;在火灾现场,他迎着浓烟烈焰踏着未知的险情勇往直前…… 去年9月1日,受“南玛都”台风的影响,城厢区大部分地区骤降大雨到暴雨,洪水造成凤凰街道、霞林街道及龙桥街道不少房屋受浸、交通堵塞、人员被困于汪洋洪水当中,情况万分紧急。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高于一切,刘建斌带着战士投入到紧张的抗洪抢险当中,利用消防器材装备优势,凭借丰富的抗洪和抢险救援经验,他们营救人员、转移物资、抽水排洪,用热血和汗水,架起了洪水中的橙色生命线。 在中队干部的带领下,该中队战绩不俗,去年共接警184起,出动消防车辆269辆,警力1582人次,抢救被困人员29人,疏散人员83人,抢救财产720余万元;2012年至今出警58次,出动车辆86车次,出动警力487人次,抢救被困人员5人,疏散人员20人,抢救财产143万元。
24小时保持高度警惕
7月25日凌晨0点20分左右,一名青年男子来到该中队求救。原来他将一枚戒指试戴在手指上,不料,戒指竟紧紧勒住了手指,整个手指变得又红又肿,家人使尽浑身解数也没取下这枚戒指,去医院求助,医生也是束手无策。在万般无奈之下,青年男子来到该中队求助。而已经入睡的战士林承彬赶紧起床,并立即展开了处置工作。 为了避免伤到青年男子的手,林承彬决定不使用切割工具。他用绝缘剪进行破拆,他的战友按住戒指两边部位,使戒指能突出一些,林承彬用绝缘剪小心翼翼地剪下去,将戒指剪开一个小口后,才用钳子将戒指掰开,戒指终于从青年男子的手指上掉落。事后,青年男子拿出一包好烟作为答谢,被林承彬他们拒绝了,并向对方说明为人民群众服务是消防部队的神圣使命。 “我们要24小时保持高度警惕,保证吃饭、睡觉时也能即刻进入战斗状态,因为警铃随时会响起。”林承彬说,洗澡、吃饭、睡觉,消防队员干任何一件事时,警铃随时会响起,有时饭刚打好警铃就响了,战士扔下碗筷就得出发;有时洗着澡警铃响了,来不及擦干身子就得出发;有时睡得正香警铃响了,战士顾不上穿袜子就冲向车库,因为灭火救援是争分夺秒的事。
烈火金刚亦能柔指抚琴
在该中队有一支乐队,其有着赫赫的名字叫“烈火金刚”,而乐队的队长兼键盘手吕嘉伟,他和队员们奏响青春旋律,并谱写出“烈火金刚也有侠骨柔情。” 吕嘉伟来自泉州,出生于1990年。2010年考入厦门工学院,并在当年就通过征兵来到了部队这个大家庭,在学生时期,他爱玩电子琴等乐器,来到部队后,在紧锣密鼓训练和参加战斗的时间之余,他总觉着自己的生活中缺少了点什么。“有一天,我看见了战友贺强在帅帅地弹吉他,手就痒痒了,想我们队里要是有支乐队,我们闲时可以自娱自乐多好!”吕嘉伟说,部队里有很多80、90后的年轻战士,他们在加强自己的业务训练和政治学习之外,仍然保留着年轻人的个性与活力,而音乐无疑可以代言他们的心声。 为了丰富战士业余生活,去年,该中队组织战士音乐爱好者筹建乐队,而且配备了电子琴、架子鼓、萨克斯等乐器,并给他们请来了专业老师给予辅导。就这样,去年年底,这支美其名曰“烈火金刚”的乐队正式成立了。 “有了乐器,还成立了乐队,我喜上眉梢。别以为我们消防兵只知道铁骨铮铮,我们也有柔情的一面。”吕嘉伟告诉记者,在加入了乐队后,业余时间他和队员们认真投入到练习之中,吹拉弹唱响亮军营,欢歌笑语乐在其中。 诚如吕嘉伟所言,其实,消防部队中每个战士都是浴火的金刚,他们的手能拿无齿锯或液压钳,运千钧之力于双臂之间,但他们的柔指亦能抚琴奏乐,他们不仅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和政治涵养,而且还不掩自己那闪耀的青春个性与光芒。
【记者手札】 城厢消防大队龙桥中队现有官兵24名,平均年龄只有21岁左右,他们有着良好的身体素质、过硬的心理素质、精湛娴熟的操作技巧以及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他们是千千万万消防官兵中的一个缩影。 采访结束后,记者感受到,其实危险向来都离他们很近。沉默和微笑背后,是他们忠诚和勇敢的心。“八一”来临之际 ,预祝这群可爱与可敬的消防官兵节日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