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社会
23年来坚守海岛 她用赤诚耕耘着教坛
【发布日期:2012-08-14】 【来源:】 【阅读:次】【作者:】

    1989年8月被分配到湄洲岛任教的朱春烟,23年来坚守海岛,用汗水播种希望,用赤诚耕耘着教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桃李天下爱为先


    作为教师,朱春烟以教书育人为天职,善待每一位学生,她不以成绩论英雄,以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以诚心赢得他们的信任,以耐心期待他们的转化。
    王小清是一位患过脑膜炎的学生,一首五言古诗,读了30多遍,仍然没法记住。期末考试,成绩总是班上的“尾巴”。朱春烟不轻言放弃,而是利用业余时间给他补缺补漏,在她的耐心帮助下,这只“笨鸟”终于先飞了。庄云峰,是一位聪明而敏感的贫困生,朱春烟悄悄地为他垫学费,买文具,让他能和同龄人一道坐在课堂上……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朱老师还有一个与学生交流的特殊方式——通信。孩子们的来信少则一两句,多则好几页。每次接到学生的来信,她或给他们回信,或找他们谈话,或家访,有的则在班会上拿出来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就在这种特殊的交流中,孩子们就更信任她了。


一片丹心系教坛


    朱春烟十分重视课堂教学,自觉遵循教育规律,积极推进教育创新,教学成绩十分突出。在学区、中心校历次年段质量检测中,她所担任班级的语文科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她辅导的学生在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中均取得可喜的成绩,自2003年以来,她指导学生参加市级以上竞赛获一等奖的有20多人次,二等奖20的多人次,三等奖的40多人次。
    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一直是朱春烟的努力方向,二十多年来,她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边教边学边研,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实践,不断超越,在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方面硕果累累。在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她尝试着不同课型的公开教学,如拼音教学,古诗教学,复习课教学等。在学区“教坛新秀”评选、市阅读教学观摩比赛、市优秀青年教师教学比武中都能见到她的身影。她在市名师讲坛所做的讲座《文本解读:在多维视角下显真义》得到了同行的一致好评。
    2003年秋季,朱春烟承担了省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实践活动子系课题的研究。在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她和课题组成员一道收集材料,一道开研讨课。有朋友劝她:“你还开课,就不怕有开砸的一天?”她说:“开砸了也可以给大家一种教训……”她和课题组老师一起撰写的20多篇论文,先后被省、市、区收入汇编。该课题于2005年12月结题,因成绩显著,她承担的课题组被评为省课题研究先进集体。
    此后,她又先后主持了国家级重点课题《培养小学生习作兴趣,提高观察、思考和表达的综合能力》的研究和省重点课题一级子系课题“小学语文教学动态生成策略的研究”工作。省重点课题2009年12月已完成结题工作,课题组成员共撰写20多篇论文,其中收入省、市汇编6篇,在CN刊物上发表7篇。她个人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课之乱,师之责》、《让命题回归生命的轨道》、《在心灵的告白中展示生命的风采》等多篇文章分别在《福建教育》《河北教育》《小学教学参考》等CN刊物发表;由她发起创刊并主编的学校的习作小报《浪花》报为学生的自由习作提供了交流展示的平台,深得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喜爱。她的下水文、教学设计曾分别获得全国二、三等奖。


群雁高飞头雁领


    作为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朱春烟除了在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外。还热心帮助青年教师,经常利用示范课、公开课、讲座等形式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教学经验与教师交流分享,从而使本校教师的业务水平迅速得到提高。
    2003年11月,全市教学开放日在湄洲岛举行,她和开课老师一道备课,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在开放日前夜,她还与开课老师一起探讨到晚上十一点,讨论课堂上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由于课前预设充分,研讨课赢得了同行们的交口赞誉。她在指导教师参加市级以上公开课评选比赛中均取得不俗的成绩:获省语文优秀课例评选二等奖1人次,获市语文、思品、音乐、综合实践等课程教学一等奖3人次,二等奖6人次,三等奖3人次,有1人还获得市“教坛新秀”称号。
    作为偏僻海岛的一名女教师,朱春烟能有如斯作为,确实令人刮目相看,赞叹不已!面对荣誉,她坦言:教无止境,只有与时俱进,方能不负众望……      晚报记者  钱碧云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