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华这闺女挺实在的,很勤快,经常帮群众做这做那,真是群众的贴心人……”在江口镇丰山村,只要提起姚晓华,许多人都会异口同声地夸奖。在村干部的眼里:姚晓华是个有文化、有理想、有本事的能人,农村太需要她这种大学生村官。 今年才24岁的姚晓华是涵江区国欢镇人,2010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江口镇丰山村任党支部书记助理。从城镇到农村,从大学生到村干部,她说,环境和角色的转变,是挑战也是机遇,为了不负众望,当一名无愧于时代的村官,她给自己立下规矩: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抬头做人,埋头做事;摆正位子,不添乱子。针对村干部年纪普遍较大,不会使用电脑的情况,她利用空余时间,教他们如何用电脑,学打字,学上网等。另外,她还以远程教育为抓手,坚持定时定点给干部、群众播放有关政治理论、农业技术、法律常识等视频资料,增长他们的知识,拓宽其眼界,努力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目标。 土地补助是老百姓得实惠的民心政策,政策落实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她积极配合村干部做好种粮补贴登记工作,并用电子版录入、核对及汇总。十三组一位村民反应他家的种粮补贴金额有差错,她得悉后,马上到镇财政所和邮政储蓄银行查询,并且在一个工作日内予以妥善解决。她说,群众工作无小事,认真对待不小视。 火车站站前道路及省道201线经过丰山村,为了顺利完成征迁工作,她和村干部们一起起早贪黑逐家逐户摸清拆迁户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她和大伙一道入户动员、丈量房屋田地、评估复核、签约、发放补偿款等工作。其间,他们遇到了一个“钉子户”:户主黄某的儿子长期患病,家里经济条件十分困难。刚开始,他对征迁工作队的同志很反感,一看到他们入户,就拒绝配合。为此,工作一筹莫展。后来,当她得知其家庭情况后,马上向镇里反映,在镇政府的支持下,他们将黄某的儿子送到省立医院接受治疗,黄某非常感动。二话不说,便同意签约。她告诉记者,要做好群众工作,必需注重三个方面:一是沟通入手,细致入微。二是关注需求,学会算账。三是换位思考,以人为本。 为了能尽快熟悉基层工作,她经常利用工作之余,到镇里各部门了解情况,提高规范办事、照章办事的能力。她利用自己工作之便,为部分企业和村民到镇里办理相关手续。此举不单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也密切了干群之间的联系。两年来,她配合村书记四出奔波,筹措资金,用于加强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共向上级争取及自筹资金200万元,兴建了丰山农贸市场,解决了旧市场破旧拥挤问题,方便了群众的日常生活;筹资24万元,完成了通往厚峰及新前村的村道硬化。 近年来,丰山村先后荣获区“先进党支部”、“村民自治达标村”、“文明村”等荣誉称号,大伙都说,这些荣誉也有姚晓华的一份功劳。 晚报记者 钱碧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