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那些有心理障碍的未成年人解开心结,健康成长,近年来市救助站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并请来志愿者咨询师,专门为他们服务。于是,记者便慕名走进龙格心理咨询中心,采访了我市2009年首届全国优秀心理学工作者评选最高奖获得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林孟陶。 林孟陶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东埔中学任教,摸索出一套学生喜欢的教学模式,获得过全市首届骨干教师的荣誉。说起自己从事心理咨询的缘由,他说,有一年,他班上有一位学生学习不错,也无生理上的缺陷,但平时很少跟同学、老师交流。这种现象给他触动很大,在他看来,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身体疾病和生理缺陷,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于是,他边工作边参加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的函授进修,使他的专业知识得到很大提升。他的毕业论文《中小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及应对策略》还被专业杂志《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采用。 2005年,他应秀屿区科协邀请,负责筹建秀屿区科协心理咨询站并担任站长。这是我市科协系统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在担任站长的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为中小学校、机关企事业作心理科普讲座达20多场次,并为200多位来访者提供专业系统的心理咨询服务,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近年来,林孟陶不断拓展公益服务范围,走进市救助站,为流浪者特别是流浪少儿进行心理“聊伤”。林孟陶说,大部分流浪少儿会因一些不愉快的“心结”而自我封闭,这就需要我们等待、观察,让他们信任我们,只有建立了相互信任,他们才会将心事说出来。据了解,林孟陶从三年前到市救助站当心理咨询志愿者至今,共为20多人救助对象做心理咨询。 2015年3月,拱辰街道办张镇村年仅14岁的小何,父母在外经商,没人照管,在就学时,又经常上网、违纪等而被学校劝退。后来其父母将他骗到河南开封一个封闭式管理武术学校学习,从而使他产生了逆反心理,最终逃出学校,不久被送到郑州市救助站,后来被送回莆田。市救助站心理咨询志愿者林孟陶首先与小何接触,在通过一番深入的了解和真诚的沟通,并取得小何信任的情况下,林老师开始对他认知上的偏差及错误的观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口婆心,耐心开导。过细的思想工作,使小何茅塞顿开……为了确保不反弹,林老师还与救助站林文瑞站长一起与其父母等亲人进行沟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周后,他和站长亲自登门,继续帮助他们一家改善亲子关系,并对小何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行为等问题进一步辅导。此外,林老师还对小何的母亲进行科学家庭教育的辅导,特别是向其母传授青春期男孩教育技巧,让她豁然开朗。为此,她非常感谢市救助站和心理咨询师的无私帮助。为了让小何能健康成长,林文瑞站长和他一起就小何回莆田复读问题进行沟通协调。林老师承诺会协助学校共同做好小何的心理辅导工作,最终校方答应小何同学回校继续完成学业。 2015年7月6日,刚满15岁的小珍被送到市救助站,因刚从母亲的逼嫁中跑脱,她的心情很不好,不愿与工作人员沟通。面对这样一位涉世未深、情绪失控的女孩,林老师和其他女工作人员在对她进行一番耐心的心理疏导和相关的政策宣传及救助保护措施后,他们真诚的关心与呵护,终于感化了小珍。于是,她便向他们敞开了心扉……原来祖籍四川渠县的小珍,其父母感情不好。母亲来莆田打工,父亲去成都谋生。留守乡下的小珍平时与爷爷共同生活。由于父爱母爱的缺失,加上隔代抚养,使小珍的性格变得十分孤癖,在一次与爷爷争吵后竟喝农药自杀,幸好及时抢救才幸免于难,所花的医药费全是母亲提供的。鉴于小珍曾经自杀过和自己寄人篱下的无奈,她想把女儿早早嫁人,以解后顾之忧。于是,她通过多方物色,终于找到一个同在莆田当厨师21岁的老乡男青年,在不与家人商量就自作主张把女儿给嫁了。当小珍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并向母亲提出抗婚而遭拒绝的情况下,于是便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案例,如果不能因人施教,很难取得预期效果。基于此,林孟陶便与林站长一起商讨帮教对策,制订疏导方案。过细的思想工作,使小珍的母亲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表示要痛改前非,密切配合,把事情处理好。为了做好小珍的心理疏导工作,林孟陶首先向她指出了她母亲的做法是错误的,接着又向她说明了她的母亲是出于对她的爱护而做了错事,希望小珍要原谅她的母亲。真诚所至,金石为开,小珍对自己的母亲过错终于在他的谆谆善诱下得以化解,并同意让母亲来救助站看自己。目睹她们母女热泪盈眶相拥在一起的情景时,他和所有在场的人都为她们感到由衷的高兴。为了帮助小珍尽快走出心理阴影,林孟陶用心倾听了她对自己未来的设想,当小珍表示希望回老家继续初中学业时,并争取考上渠县一中时,林老师当即对这种积极上进的精神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鼓励。临别,林孟陶还给了她自己的名片,并表示,如果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助的,随时都可以给他打电话,他将不遗余力援手相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