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特别报道
湄洲岛打造“朝圣岛、旅游岛、生态岛”
“生态岛”品牌效应日益彰显
【发布日期:2016-07-22】 【来源:】 【阅读:次】【作者:文 /林垦 图/林春盛】

  2013年10月份,我市出台《关于加快湄洲岛旅游度假区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打造“朝圣岛、旅游岛、生态岛”的目标后,生态建设成为湄洲岛提升自身吸引力、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
  为扎实推进岛上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建设,湄洲岛委托国家海洋三所编制工程实施方案,对海岸线进行护岸、整治、修复等全方位提升。与此同时,岛内生态交通打造和景点绿化改造等工程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一强化生态环境的系列措施,使湄洲岛“生态岛”的品牌效应日益彰显。
  湄洲岛是妈祖的故乡,具有浓厚的妈祖文化氛围,其妈祖文化所蕴含的和谐精神对于促进湄洲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也是湄洲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优势之一。近年来,湄洲岛坚持“生态立岛”,为生态文明建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基础。随着湄洲岛妈祖文化的地位日益凸显,湄洲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基地也被赋予了更重要的历史使命。

 

  

红树林


  在湄洲岛的西南侧西亭澳,海水盐度高、风强涌大。十几年来,当地政府和村民在专家指导下,克服困难,不断试验,终于在一片约4500亩广袤的海滩上建起红树林带,筑起一道“海上长城”,守护着这一方海岸。
  湄洲岛曾有天然红树林,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遭受了严重破坏。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当地政府提倡进行红树林的人工恢复,许多养殖户纷纷为种植红树林让路,退养还滩。在林业专家现场指导下,湄洲岛逐年种植红树林,从2001年至今,人工种植面积累计超1800亩。
  为使红树林有良好的生长环境,湄洲岛调好生长环境,同时防治有害生物,并控制人类活动干扰,专门成立红树林保护区环境整治海上清洁队,清理海漂垃圾,规范管理保护区内的水产养殖。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西亭澳红树林保护区成林面积约500亩左右。如果算上滩涂外围的幼林,共成活了800多亩,初步形成郁郁葱葱的红树林景观。它不仅是抗击自然灾害的有生力量,而且发挥巨大的生态效益。在红树林种植区内,鱼、虾、蟹以及贝类生物种群逐渐增多,吸引着白鹭、海鸥和远道的各类迁移鸟到这里栖息、觅食。红树林良好的生态环境给周边村民带来了实惠。据介绍,随着红树林的不断生长,湄洲岛将依托红树林开发公园,拓展新景点,以吸引更多游客来此旅游观光。
  此外,保护区整体将打造成红树林生态公园,用于旅游观光和红树林科普教育基地,计划修一条木栈道延伸到红树林内部,让游客零距离接触红树林,了解红树林生存状况,以唤起公众保护红树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生态通道


  湄洲岛是闻名世界的“朝圣岛、旅游岛、生态岛”,特别是生态方面,经过数十年栽培,全岛已经是郁郁葱葱。
  湄洲岛还引进纯电动公交车,无污染零排放,舒适度佳。此外,公交车还增加了旅游专线、延长运行线路、密集运行班次,部分线路还开通了夜班车,大大方便了游客和岛上群众的出行。坐过纯电动公交车的岛民和游客都由衷称赞,不仅生态环保,而且温馨舒适,是岛上出行的首选。应该讲,湄洲岛发展绿色公共交通,是顺应生态生活形势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岛上群众和游客出行的最根本利益。
  湄洲岛上风景如画,岛上已建成了湄洲大道、环岛西路、环岛东路、环岛南路、兴岛路、灵惠路等主次干道,这些道路也成为岛上一条条集艺术、生态、园林、环保、美学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景观走廊”。

 

  湄洲岛上的所有道路建设,从公路勘察设计开始,就秉承和谐生态理念。从“安全、耐久、节约、和谐”八字方针出发,试图打造成一条条集艺术、生态、园林、环保、美学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景观走廊”,在环境工程设计总体构思中以植物造景为主,充分利用现状条件,发掘地域历史文化底蕴,结合地方生活特色,以点、线、面的处理手法,融小品、广告、雕塑、灯饰和绿化景观于一体,创四时美景,从而完善项目区整体风貌景观。
  岛内骑行,四处可见绿荫,可闻花香,这得益于湄洲岛管委会对岛内道路及道旁实行景观绿化,打造“生态交通”。从鹅尾山入口至莲池山庄,约6公里的路段总投资2400万元,提升改造面积约67000平方米。大道西侧,为满足特色景观长廊的需要,种植有凤凰木、樱花木棉、小叶榄仁、鸡蛋花、桂花以及一些花灌木和彩叶类地被。不同植被高低互配、色彩交映,形成了层次丰富、颜色斑斓的海岛植物景观带。作为主要满足游客和岛上居民步行游憩的大道东侧,宽3米、长5.7公里的绿色慢行道正在施工。考虑到景观提升要兼顾生态环保,绿色慢行道几乎均用生态透水砖铺设,具有透水、吸水等环保功能。
  岛内另一大道路优化工程则是投资2500万元的环岛西路景观绿化工程。该项目以“湄洲风情、渔女妈祖”为主题形象,建设总面积近11万平方米,分道路绿化、景观节点绿化、防护林带绿化等绿化形式进行设计,通过种植乔木、灌木、地被、时花草坪等不同品种的植物,打造出简洁、新颖、畅通的景观旅游生态绿道。
  未来湄洲岛将打造东出西进对外通道,构建快速化立体对外交通体系,积极融入海峡西岸综合运输体系,协调整合各方式衔接,发挥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规模效应和整体优势。配合城镇体系建设,强化“全区一座城”理念,对整个区域进行整体布局规划,建成结构完整、功能完善、内外联系便捷高效的道路网,中心城、各城镇间实现双通道联系。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