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纸币之最
【发布日期:2011-09-17】 【来源:】 【阅读:次】【作者:】
最早的纸币:公元960年北宋印刷发行的“交子”,可兑换现金,也可在市场上流通,是最原始的纸币。 最大的纸币:公元1375年明洪武八年发行的“大明通行宝钞”,用桑皮纸印制,面额“一贯”,长34.5厘米,宽23厘米,约为现在一元纸币的10倍。可折合铜钱一千或白银一两,或折合黄金四分之一两,是我国纸币中幅面最大、价值最贵、流通时间最长的纸币。 最小的纸币:民国年间,浙江地方银行发行一种长5厘米,宽2.5厘米的纸币,面积约是现今一分钱纸币的三分之一。 面额最大的纸币:民国年间,新疆省银行发行的一种印有孙中山头像的纸币,面额60亿元,为我国面额最大的纸币。 最不值钱的纸币:1948年8月至1949年6月,国民党发行“金圆券”,由于发行量成数百倍递增,致使物价上涨一百二十万倍以上,“金圆券”也成了我国历史上最不值钱的钱。一麻袋钱竟然买不到一斤米。 |
全市51个暑托班 破解职工子女“看护难”
同沐妈祖慈晖 共绘青春蓝图
国网莆田供电公司:迎战用电高峰 筑牢清凉防线
我市全力以赴防御台风“丹娜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