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大佬纷纷掘金农业 互联网重塑农业产销模式
【发布日期:2014-04-16】 【来源:】 【阅读:次】【作者:经周】
2010年,网易CEO丁磊刚刚开始养猪的时候,很多人都笑他不务正业。然而,仅在两年后,联想的柳传志就成立了佳沃集团,开始卖蓝莓和猕猴桃,不久后,京东商城掌门人刘强东也种起了大米……互联网巨头纷纷跨界做起了农业,房产大鳄宋卫平也在2012年底宣布成立绿城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进军农业领域,而潘石屹也忙不迭地卖起了潘苹果。 “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闹得比较厉害,受到了大众和资本的关注。”一位神华集团的高管向《中国经济周刊》透露,而他们背后的算盘,正是“互联网农业”。 在柳传志看来,未来的农业中,卖农产品应该像雷军卖小米手机一样。他认为,互联网改变农业首先改变的就是销售方式,就目前看来,送水果给朋友或者老人,通过网站购买水果直接邮寄或者直接送水果票的人越来越多,这是个好的开端。 和销售方式上的改变比起来,生产方式上的改变要难很多,其中最难的其实是和人沟通——如何说服农户把土地放心地交给有互联网血统的农业公司去代为管理。 不止如此,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另外一个先进的管理方式也逐步成为构建互联网农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富士通(中国)信息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石丰瑜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将传感器埋在土中,搜集土地和空气中的温度、湿度,从而控制灌溉系统适时开启关闭等等,这都是可以实现的。” 谈到互联网农业的未来,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卢凤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互联网思维方式和先进技术对传统农业的介入,的确是给农业带来了生产方式和销售模式上的转变。但是客观上讲,中国的农业要想真正跨入互联网式的现代农业时代,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卢凤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互联网农业发展到现在仍然没有一个确定可行的盈利模式,而农业不像互联网,一夜暴富,它可能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回本甚至盈利,这一行本身就比互联网还烧钱。此外,产品的价格如果过高,估计大多数人也不会埋单,解决这个问题就得从生产环节的成本上考虑了。类似这样值得思考的问题还有很多,农业是个辛苦而又见效慢的产业,因此,互联网农业真正形成气候,恐怕还要等上些时间。”
|
全市51个暑托班 破解职工子女“看护难”
同沐妈祖慈晖 共绘青春蓝图
国网莆田供电公司:迎战用电高峰 筑牢清凉防线
我市全力以赴防御台风“丹娜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