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高科技 水产品下脚料变废为宝
【发布日期:2014-06-10】 【来源:】 【阅读:次】【作者:】
晚报讯(记者 吴柳丽)水产品下脚料是水产品加工过程中最常见的废料之一,对于这些废料,传统的处理方法是将其加工成养殖饲料,或者直接当作废料丢弃。而在今年“6·18”期间,方家铺子(莆田)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将通过“6·18”平台与集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对接的“海洋活性肽功能性海鲜营养调味品产业化”项目,就是依托现代高科技,将原本用处不大的水产品下脚料变废为宝。 采访中,公司品控部经理薛丽勇告诉记者,“海洋活性肽功能性海鲜营养调味品产业化”项目预计总投资3455万元,它是以牡蛎、鲍、海参等海产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蒸煮液、裙边、内脏等副产物为原料,采用酶工程、膜分离、柱层析等现代生物技术、分离和纯化工程技术,生产富含降血压活性和抗氧化活性的蛋白肽。在此基础上,采用脂肪氧化和美拉德反应生香工艺、微囊化包埋脱苦与固香工艺、流态化制粒与干燥工艺,利用蛋白肽开发海洋活性肽功能性海鲜营养调味品。 据了解 ,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水产品的附加值、减少环境污染、优化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对我省科技兴渔、科技兴省和海西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还将促进养殖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废料、废渣、废水等废物得到综合利用,最终形成生物活性肽,变废为宝。 |
全市51个暑托班 破解职工子女“看护难”
同沐妈祖慈晖 共绘青春蓝图
国网莆田供电公司:迎战用电高峰 筑牢清凉防线
我市全力以赴防御台风“丹娜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