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套数字中国画创作的邮票问世 《黄梅戏》重现曲目神韵
【发布日期:2014-07-30】 【来源:】 【阅读:次】【作者:】
晚报讯(邱天 叶丰) 传统中国画对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可数字中国画是什么呢?日前发行的我国首套使用数字中国画技术创作的邮票——《黄梅戏》又是什么样的? 据了解,数字中国画简单地说就是数字化的中国画,即使用数字化工具(软件)在数字化的纸张(电脑)上作画,其基本工具为电脑和数位板。作品在电脑上完成后,可以经过微喷输出到各种宣纸上,再施以丹青与输出的颜色混成一体,增加其色彩的厚重感和层次感,而后题款加印。 “我国首套数字中国画技术创作的邮票就是这么出炉的。”据市集邮协会副秘书长邱盛介绍,由于数字中国画技术可以实现传统中国画前所未有的修改空间需求,且创作中可对每个细节进行精雕细刻,这为艺术建立了一个新的门类,也为邮票设计提供了全新的舞台。 2014-14《黄梅戏》特种邮票表现内容取自黄梅戏经典曲目《天仙配》、《女驸马》和《打猪草》。邮票的人物原型均是老一代黄梅戏艺术家,其中《天仙配》、《女驸马》邮票的人物原型是严凤英、王少舫,《打猪草》邮票的人物原型则是丁紫臣、严凤英。邮票设计以影像资料和戏曲剧照为素材,确保人物服饰、姿态忠于戏曲原作。人物整体以中国工笔画技法绘制,特别是人物神态,撷取黄梅戏名家神韵,以期带给读者认同感、亲切感。用色方面,着重在黄梅戏舞台服装的基础上适当加入中国画色彩元素,使整体画面清新隽美,赏心悦目。 |
全市51个暑托班 破解职工子女“看护难”
同沐妈祖慈晖 共绘青春蓝图
国网莆田供电公司:迎战用电高峰 筑牢清凉防线
我市全力以赴防御台风“丹娜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