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理财
接近监管层人士:随着实践发展证监会将进一步调整减持制度
【发布日期:2017-06-02】 【来源:证时】 【阅读:次】【作者:】

    市场对减持新规的关注热度不减,有企业已经应声调整了自己的减持计划。
    广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杰表示,减持规则对原先较为活跃的“一级半”市场交易造成直接影响,对二级市场的短期影响体现为缓解股东集中减持压力,长期的影响更多体现在市场风格层面。
    据接近监管层的相关人士介绍,此次规则的出台,不是所谓的大而全的减持制度“法典”,是按照“问题导向、突出重点、合理规制、有序引导”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对当前实践中存在的、社会反响强烈的突出问题,如“清仓式”减持、“断崖式”减持、“忽悠式”减持、“过桥减持”等情况,作出了相应的制度安排。
    “在推进完善减持制度时,证监会特别注意遵循通盘考虑、平衡兼顾的原则。”该人士指出,既要维护二级市场稳定,也要关注市场的流动性,关注资本退出渠道是否正常,保障资本形成的基本市场功能作用的发挥;既要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也要保障股东转让股份的应有权利;既要考虑长期制度建设规划,也要及时防范和堵塞漏洞,避免集中、大幅、无序减持扰乱二级市场秩序、冲击投资者信心,引导投资者依法、规范、透明、有序、公平、诚信减持。
    总体而言,市场普遍认为,减持新规确能较大程度缓解短期减持压力,但中长期而言,减持压力并没有因此而消除,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更多体现在市场风格层面。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策略分析师高挺指出,A股市场自4月以来在去杠杆、金融监管加强的大背景下风险偏好下降,5月以来部分上市公司遭遇股东“清仓式”减持,此时新规的发布很容易被解读为短期利好,市场可能反应偏正面,但这并不是是改变股市中期走势的决定性因素。
    中金公司分析师王汉锋指出,短期来看限制减持可能对于市场情绪有帮助,从长期来看需要注意这次减持新规是否会使得定价失衡的纠正过程更加缓慢。另外,从监管层面上看,此次新规之后也要注意大股东是否会绕过减持等途径、通过其他方式来从这种“高”股票定价中获取利益。
    从更长期来看,在沪港通、深港通等互联互通机制之下,A股与港股两地不同的监管环境,可能也会使得投资者和上市公司会在两地之间进行对他们最有利的选择。A股市场的监管机制需要逐步从国际发达市场的发展经验教训中“取长补短”,才能够留住上市公司、留住投资者。
    接近监管层的相关人士表示,证监会还将对于实践中还可能出现一些其他的新情况、新问题,在今后随着实践的发展,再进一步完善减持制度的调整内容。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