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进行基金定投,最需要关注的因素是基金投资股票的比例。 按照投资的生命周期理论,随着年龄增长,一个人的风险偏好水平应该是逐步下降的,即他的资产组合里配置股票的比率是要慢慢下滑的。最简单的计算股票配置比率的方式,是用(80-年龄)乘以1%来计算。比如一个60岁的老年人,他/她配置股票的比率应该是20%。 背后的原因是,随着人的年龄接近法定退休年龄,工资收入增速会下降、但生活支出尤其是医药医疗费用增速迅速上升,使得老年人投资一定要稳健可靠,否则一旦高风险投资失败,可能会出现入不敷出的窘境。因此,稳健增值是老年人投资的核心。 这样,当我们筛选适合老年人进行定投的基金时,需要考虑四个条件: 一是股票配置比率不能太高,要低于30%。否则,如果基金配置了过多的股票资产,一旦股票市场进入熊市,那么基金的净值就会出现比较大的回撤,不适合老年人进行投资。 二是基金的最大回撤要小于20%。虽然股票仓位低于30%已经限制了基金最大回撤的空间,却不排除有些基金虽然股票仓位低于30%但最大回撤依然较大的情形,比如,这类基金投资了很多的可转债,可转债也会在股市下跌时出现暴跌。因此,在筛选适合老年人进行定投的基金时,可以直接排除最大回撤大于20%的基金。 三是基金成立时间早于2014年。这样的基金已经至少经历了股票和债券的一轮牛熊市,这样对基金的评价具有足够长的时间。 四是基金规模大于5亿。基金规模太小的话,流动性可能稍显不足,影响基金的买入和卖出。 使用上述4个条件进行基金筛选, 结果筛选出满足条件的基金一共有137只,在这137只基金中,债券类基金数量最多,达到129只,占比达到94%,说明老年用户筛选定投基金时,可直接在债券类基金中进行挑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