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随着9月份混改概念股停牌数量的增多,市场对混改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仅在今年9月就有中国铝业等不少于6只国企上市公司宣布停牌。 混改情绪的升温并非偶然。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孟玮上月底就透露,目前有关混改的第三批试点企业已经按程序处于报批状态,而除中央企业纳入试点外,第三批还将根据地方申请纳入部分地方国企。 “对于地方国资的混改,不排除先进行内部重组重整,优化结构然后再寻找外部战略投资者,”一位西南某大省国资系统人士则表示,“尤其是一些特殊的过剩行业,如果不采取这种方法,很难吸引到外部资金。” 而预期可见的是,目前混改项目在吸收投资的资金端,也将迎来大体量的“支持”。 有媒体报道,管理层也在酝酿一个与央企混改有关的基金项目,而级别有望达到千亿级别;此外国调基金也将成为混改项目的重要潜在买方;而就在9月13日,国调基金也表示,在完成310亿元项目投资后,其储备项目金额达520亿元,而国企混改项目正是该下一投资重点领域。 “混改的资金参与方式有很多种,而组建基金可能是一种可行性更高的模式;一方面国调基金表态参与,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会针对混改设立相应的专项基金来推动,”一位接近中国建筑人士认为,“在混改的投资范围上也不排除可能体现出一二级市场的联动性。” 业内人士认为,一旦混改进入常态化后,推动的力度仍然取决于市场参与方的自主性,而业务协同潜力更强的企业间混改则将具有客观的投资机会。 (世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