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体系核心是德治主义,终生倡导德化社会,最高标准是“礼”。德化人生,最高价值是“仁”。他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是历史上伟大实践的创举,其目的就是宣传鼓吹他们的政治主张,历经十四年时间,孔子从55岁出发到68岁才回到鲁国。但是,事与愿违收不到预期效果,反而,困厄于途中,受监视,被拘留,绝粮和迫害等挫折。其精神十分可贵,后人称孔子如同司马迁饱受凌辱岐视,仍修史不断;如同曹雪芹独守茅庐清贫,仍笔耕不辍。他们没有因此而沉沦,而是愈挫愈勇,尽力在人生大浪中拼搏的雄心壮心,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孔子周游列国途中的具体事件很多,我无法评论它,只懂得当时列国:即是鲁国、齐国、卫国、晋国、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其实就是现在山东、河南全境及山西、河北、安徽等部分地方。今天,我重点是讲途中几则有趣的小事,给人们的启示。 孔子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7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肯让路。孩子问孔子:鹅叫的声音为什么那么大?孔子回答: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再问:那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无言以对,回答不出来。他惭愧地对弟子说,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看出孔子虚心好学,不知为不知,真正做到了他自己所讲“不耻下问”,“实事求是”。一天,孔子的驾车临近宋国时,又有一个孩子在路中玩,挡住他们的去路,孔子说:“你不该在路中玩,挡住我们的车。”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孩子接着说:“那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孔子觉得这孩子懂得礼貌,想用道理说话。孔子问:你叫什么名字?几岁呢?孩子说:“我叫项橐,7岁啦!”孔子对弟子们说:“项橐7岁懂礼,可以做我的老师啊!”孔子经常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只要他人长于自己的,无论尊或卑,年龄大或小都可以称为我的老师。进一步说明孔子是谦虚好学的榜样。 孔子被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已经有七天没有吃到粮食,只吃些野菜。这天,颜回去讨点米来,然后做饭,饭快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偷偷地抓锅里的饭吃。过了一会儿,饭熟了,颜回拜见孔子并端上饭。孔子假装没有看见颜回抓饭吃,起身说:“我刚才梦见灶公生气,嫌你没有先祭灶公自己先吃!”颜回忙说:“不是这回事,那是灰尘落进了饭锅里,想扔掉沾污的食物怪可惜,我就抓出来吃了。”事后,孔子发出感叹说:“所信者目也,而且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且犹不可恃。”意思是说,亲眼所见者应该是可以相信的,但有时亲眼所见者不一定可以相信之。同样道理,倚仗心里感觉有时想很可靠,有时心里想的也不可靠。告诉我们:“有一种智慧叫反思,反思是痛,而后快。”意思是说要及时认识错误,反思错误也是智慧。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孔子误见颜回偷饭吃,如此看来圣贤也有犯错的时候,更何况普通人。因此说,知错必改,改了就好,眼见不一定为实,不要被假像迷惑。 还有一回,一匹驾车的马脱缰跑开了,吃了一位农民的庄稼,这位农民把马扣住不给。弟子中子贡能说会道,自告奋勇去交涉,子贡讲了半天道理,几筐好话,农民就是不还马,子贡只好灰溜溜地回来了。孔子叫马夫前去讨马,马夫走到农民跟前,笑嘻嘻地说:“老兄呀您好,你不是在东海种地,我是从西海旅行到这里,我们能碰见算是有缘份呀,牲口吃了两口庄稼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农民听马夫这么说,再看看与自己相同打扮的马夫,觉得很亲切,就十分痛快地把马还给了他。从这件事告诉我们:同别人打交道要因人而异,善于抓住对方的心里特点,有礼貌讲话才能取得成功的沟通。要沟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有趣的小事还有,因篇幅的问题就不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