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艺术的创作上,他师从苏轼、辛弃疾、陆游等大师,诗词作品跌宕起伏,以雄健、苍凉、悲壮的豪放风格而著称于世,成为南宋后期最重要的爱国主义诗词家。被收在《明代兴化府志》中的刘克庄几首诗,表面上看去是描写风景物象,实则是借景抒怀,表达心中关爱民生、忧国爱民的思想感情。例如《龙华寺》一首: 不见层峦与复岩,眼中夷旷似江南。 烟收绿野连青嶂,树瞰朱桥映碧潭。 丞相无家曾住寺,聘君有字尚留庵。 荒山数亩如堪买,径欲诛茅圭一龛。 又如《夜过瑞香庵》五律: 夜深扪绝顶,童子旋开扉。 问客来何暮,云僧去未归。 上空闻瀑泻,林黑见萤飞。 此境惟予爱,他人想到稀。 刘克庄一生政治屡遭挫折,生活上长期颠簸。这非但磨炼了他的思想和意志,而且也开拓了他诗词创作的广阔天地。他早年受业于名儒真德秀,并以“学贯古今,文追骚雅”而为真氏所赏识和荐举。他的诗“溶合晚唐姚合、贾岛、许浑等家为一体,亦有专学李贺而精妙的”。他的诗词大量充满爱国主义感情之外,还有一些作品,抒发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抑或描写身边的自然景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表达深邃的内心世界,并无情地揭露社会矛盾,同情贫苦百姓。既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又有较高的艺术水平。清代学者刘熙载认为刘克庄词“旨正而语有致”。清学者冯煦认为,“后村词与放翁、稼轩,犹鼎三足。其生丁南渡,拳拳君国似放翁;志在有为,不欲以词人自域似稼轩”。并又说其词“伤时念乱”,“宅心忠厚”,“胸次如此,岂‘剪红刻翠’者比耶”?精辟而中肯的评价,恰如其分。 刘克庄是南宋陆游、辛弃疾之后最著名的爱国诗词家,创作了大量悲壮激昂的爱国诗词。传世著作《后村先生大全集》,共196卷(其中包含5000余首诗,200余阙词,4卷诗话和多篇散文)。他的诗既吸收了唐代名家的风采,也继承了南宋前期的爱国诗人陆游的风格,反映现实,雄伟豪放;与苏轼、辛弃疾等人形成了一个风格雄健,影响广泛的豪放派。他继承了辛弃疾的革新精神,同时又发展了词的散文化、议论化的特点。同时还是南宋后期的一位贤臣。他爱国爱民,为人正直,为当时的学者所敬仰,为后人所传颂。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他晚年趋奉贾似道。谀词谄语,连章累牍,为人所讥。但他也曾仗义执言,抨击时弊,弹劾权臣。胡适先生在其所着的《白话文学史》说过,刘“有悲壮的感情,高尚的见解,伟大的才气”。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说当时人“言诗者宗焉,言文者宗焉,言四六者宗焉”,在南宋后期号称一代文宗。 据史料记载略知晓南宋词人刘克庄的坟墓就坐落在延寿溪西畔的马坑山上,但没有走近观望。这位词人故居便在六城门东岩山之东南麓的北校场内。历史沧桑,时光流逝,那里已经是解放军九五医院病房区,其后裔散落在荔城内外无处寻觅。 诗方面,刘克庄是个多产作家,作诗约5000首,数量之多在宋代仅次于陆游,是南宋末年,也是当时江湖诗派中最著名的。他所处正是南宋末年的危亡之际,爱国之情溢为诗词,“忧时元是诗人职,莫怪吟中感慨多”,正是他的自我表白。当史弥远杀害主张抗金的权相韩侂胄向金乞降求和,于嘉定元年(戊辰年,1208)完全按照金朝的要求,增加岁币并出“犒军银”300 万两订立“嘉定和议”后,当时还未入仕的刘克庄在《戊辰即事》诗中写道:“诗人安得有青衫,今岁和戎百万缣。从此西湖休插柳,剩栽桑树养吴蚕。”在《梦丰宅之》诗中更对爱国人士称颂:“老犹奋笔排和议,病尚登陴募救兵”“残胡仍在王师老,宝剑虽埋愤不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