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软件,表面上让人与人的关系更亲密了,实际上却让每个人更孤独。我们每天都会收到很多点赞,但想找个人一起吃饭却很难;我们在朋友圈里表达对父母的感恩,却总想不起对他们嘘寒问暖;最近媒体还报道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案例:一对80后夫妻,每天晚上互道晚安竟也是通过微信…… 我们所使用的工具,正在重塑我们的行为模式。数据显示,55.2%的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10次,25%的用户每天打开超过30次。很多人起床第一件事和睡前最后一件事,都是查看微信;各种吵吵闹闹的微信群、亲朋好友的朋友圈,已成为我们每天的必修课……没有谁喜欢被微信绑架,但每个人都有太多理由放不下微信。 当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的生活被“微信化”,或许大家都该放下手机想一想:我们对于这种工具的过度依赖,是否隐含了某种危险?我们越来越习惯碎片化信息和浅阅读,是否会因此丧失专注沉思和反省的能力? 我们早就看惯了这样的场景:无论是在工作、开会、旅行还是吃饭,大家总会不自觉地掏出手机,担心会错过什么重要信息。究其因,移动设备和社交网络颠覆了我们的生活习惯,让我们患上了信息焦虑症。但有时仔细一想,那些东拼西凑的微信公号文章、过度修饰的自拍照、毫无营养的微信群消息,即使错过了又有什么可惜?然而,恰恰是这些“信息垃圾”俘虏了我们。 工具与人,谁才是主宰?我想起了一则轶事:1882年,哲学家尼采被严重的视力下降所折磨,他购买了一台当时新发明的“汉森打字机”,很快就可以熟练地使用打字机写作了。有一天,一个熟悉尼采写作风格的朋友写信问他,为何近期作品的深度思辨大量减少,是打字机改变了写作的风格吗?尼采用“汉森打字机”回信说:“你是对的,我们的写作工具似乎也参与了我们思想的形成过程。”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今天所思考的问题,在100多年前就已经存在了。近些年,也有人试图像戒烟一样,关闭朋友圈甚至卸载微信,但又一次次地被手机拽了回来。身处“微时代”,当你的主要关系网络都已经转移到微信网络,你如何能够不用微信与他人联系呢?选择逃离,终究只是一种消极的抵御,而非主动的驾驭。 社交网络的出现,确实改变了很多东西,其中有积极的改变,也有消极的改变。能否做到“不以物使,不为物役”,关键还在于使用者自身。拥抱那些积极的改变,最大限度地抑制那些消极的改变,让手机重归工具本质,或许才是最理性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