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今日焦点
暴雨侵袭之下 千年古刹广化寺再逃劫难
有关人士呼吁:保护古寺防水防滑坡工程亟待建立
【发布日期:2011-09-06】 【来源:】 【阅读:次】【作者:】

 

 

 

 

    受“南玛都”残留云系影响,我市境内9月1日突降特大暴雨,引发严重的洪涝、山洪、滑坡等灾害,莆田主城区被淹近半。
    这次台风带来了百年一遇的肆虐暴雨,除了肆虐整个莆田城内外,突如其来的洪水,让地势偏高的千年古刹南山广化寺也被殃及。千年宝塔释迦文佛塔浸水一层,高达四米多,全寺普遍浸水,观音阁后至文殊阁山体塌方有四五处。所幸古刹再次逃过劫难,没有造成巨大的损坏。
    “1日凌晨开始的暴雨,造成山洪暴发,从广化寺观音阁下面狭小的涧道里直冲而下,山洪暴增,浑浊的山洪从桥下奔涌而出,从客堂后面的小铁门往客堂里倾泻,并从圆通门再下大雄宝殿,天王殿,钟鼓楼,每一殿几乎都沉浸在一片山洪的汪洋肆虐之中。”客堂的镇慧法师说,涧道里湍急的水流直接冲击着钟楼的整个后墙,其汹汹来势让人心惊,也不知道土木结构的钟鼓楼如何无恙挺过这一难关。
    而国宝千年古塔释迦文佛塔受浸状况更是让人触目惊心。偏低的地势,让释迦文佛塔浸水高达一层,约有四米高。尽管记者到寺采访时,塔身的浸水已被抽出大部分,仍可看到塔基高达几十公分的淤积的泥水。塔身受浸外表的一些污泥也被寺僧清理掉一部分,但状况仍然让人心有余悸。
    “面对了这一场山洪严峻的考验,可知千年古寺古塔的防水系统的脆弱。”前来帮忙清淤的张女士说,国宝释迦文佛塔建于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建筑技术高超、雕刻精细、造型生动,是研究古代建筑、石雕艺术以及宋代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1988年1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历经800余年, 经受了莆田曾发生的八级以上大地震的考验,现在可不能毁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
    那天,有一建筑商看完广化寺受淹情况后为寺里算了一笔账,说要建好防水系统和防山体滑坡系统,单单观音阁后至文殊阁的防滑坡工程预计就要耗资一百多万人民币,更不要说重中之重的千年古塔周边的防洪工程,合起来是一笔不小的数字。记者就此采访了寺里有关僧众,他们表示:寺庙和塔体的排水系统确实有待改善。这一次进水,千年古寺,古塔虽逃一劫,但却敲醒了保护古寺宝塔的提防自然灾害的警钟。这是一个大工程,希望能得到社会大众的支持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千年古刹兴修录

 

    广化寺,即南山广化寺。坐落在莆田市区城南凤凰山麓。这座具有1400多年历史的古刹,为福建佛教四大丛林之一。也是东南亚9座名寺的祖寺,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之一。广化寺是莆田佛教的发源地,在福建佛教史上,在现代中国佛教界中享有重要的地位。
    人间沧桑,法轮常转,佛寺往往也因千年封建王朝的更迭而历尽兴衰起落。
    据市志载,陈永定二年(558年)郑露和其从弟庄、淑,由侯官西南境(今永泰县)来此“构书堂以修儒业,作篇章以训弟子”,世称为南湖三先生,尊为倡学闽南之祖,不久,“献其居为金仙庵”,后庵升为院,隋开皇九年(589年)又升为寺。
    唐朝景云二年(711年),金仙寺住持志彦法师奉诏入宫,讲解《四分律》,睿宗赐号为聪明禅师。因志彦禅师向睿宗奏报了无际法师在金仙寺持诵《法华经》时,有“感石上涌白泉”之异,睿宗赐寺名“灵岩寺”,并命书法家柳公权书“灵岩寺”额悬挂在寺门之上。至此,灵岩寺名扬天下,被称为闽东一大丛林。
    然而,自古寺庙多劫难。
    唐会昌五年(845年)诏毁天下佛寺,勒令僧尼还俗。地方权势人物,争要在此处“风水宝地”造坟。翌年闰三月,宣宗继位,下诏复寺,四方僧众乃礼请改装藏匿民家的灵敞、无了二禅师回山,恢复重建禅林。咸通六年(865年)秋,台风毁坏寺宇,住持僧募缘重建,并勘地创建山门。
    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邑人陈洪进表请宋廷为寺赐额,始敕为广化寺,并修缮庙宇,使之“檐楹相摩,轩宇层出”。此后,南山佛宇建造盛极一时,在地方官僚的支持下,共兴建了2寺、10院、120庵。979年,宋政府在莆田设置地方政府“兴化军”,故民间有“未出兴化,先有广化”之说。宋朝时,广化寺建筑雄伟,所属庵堂庙院众多,僧尼千余人。
    元代,莆田地方兵祸不断,南山的广化寺和法海寺先后毁于战火。明初,广化寺逐渐重建,逐渐恢复当年的盛况。明成化进士黄仲昭咏灵岩寺诗称:“灵岩一百二十寺,多少楼台锁夕曛”。
    然而,好景不长。明世宗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时,兴化府城为倭所陷,广化寺又遭浩劫,再次化作焦土。以后的历任住持慧广、极中、源彻等法师相继修复。到万历八年(1580年)时,慧广等募建法堂;十六年(1588年)时,云章、圆材等法师修复溪声阁、大雄宝殿;三十九年(1611年)时,法果法师募建山门,第二年真一、法果等又修建了藏经阁、巢云楼和香积厨。
    清朝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镇守福建兴泉等处总兵王万祥见广化寺年久失修,捐俸全面修建,历时3年竣工,并将法海寺、小南山庵并入广化寺,使寺庙规模扩大。并刻石立碑记之,至今碑仍保存在寺内。
    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大雄殿屋顶被台风掀翻,后又常年失修,日趋衰落,到光绪十二年(1886年),全寺只剩一座观音阁,住僧只有2人。
    光绪十六年(1890年),善和法师住持广化寺,立志重建古刹。通过四方募化,陆续重建了大雄宝殿、客堂、禅堂、方丈、净行堂等,形成今天寺庙的格局。
    1910年,宣统皇帝御颁了《龙藏》7000余卷给广化寺,本如法师又在法堂之上加盖了藏经楼。
    1933年,又重修观音阁,重建天王殿,使广化寺殿堂更加完备。随后不久,战乱频繁,寺宇成为军营,不断遭受破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广化寺由僧人自主管理。1949年,住寺僧人约60人。至1965年,仍有57名僧人住寺,他们一边念经修持,一边耕种田地,看护山林,过着“农禅并重”的生活。“文化大革命”中,广化寺被迫关闭,僧人流散,佛像被砸,殿堂也改作厂房。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全面落实,这座千年古刹也重现辉煌。1980年2月,福建省政府批准广化寺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对外开放,对古刹按旧观进行全面修复。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海外侨僧和信徒的热心资助下,1984年12月,广化寺的主体修复工程宣告竣工。12月7日举行了隆重的开光法会,中外佛教界人士1400多人参加这了一庆典。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