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美丽莆田社区
埭头田边“石沪”:古老的捕鱼方法
【发布日期:2014-08-06】 【来源:】 【阅读:次】【作者:吴勇军】

 

    埭头镇田边村位于秀屿埭头半岛上,地处大蚶山北麓的兴化湾畔,村内有“滴水岩”、“考亭书院”等著名的风景区。因临海,村民自古来大多以海上作业为生,浅水滩涂以养殖海蛎、紫菜、捕鱼、海带等,赶海捕鱼无疑是这里村民的主要讨生方式。 
    在这里至今还完整地保存着“石沪”这种古老的捕鱼方式。据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介绍,“石沪捕鱼”是当地祖先流传下来的一种古老的潮间带陷阱渔法,当涨潮时,鱼儿随着海水进入石沪内,退潮时海水因受沪墙围阻,消退较慢,这时沪内的鱼儿毫不知觉,仍回游于沪内的深水区。待海水渐渐退掉时,沪内的大部分海水基本排空,鱼儿就被困于沪内的浅水区,渔民就可利用一些简单的工具进行捕鱼,有时都不花费什么力气,手到擒来。
    谁也记不清了,这种独特的捕鱼方式从哪代祖先流传下来,但“石沪”的存在确实帮助田边村的渔民抓捕到不少鱼。据村里老年人介绍,这里的石沪依据祖先修建时遗留的权属分配,由相应的嫡系后代子孙继承,无需契约,人们就靠这种口头承诺的方式很有秩序地轮流着“取沪”,多少年来,这种轮流分配方式从未改变过。轮到“取沪”的人家,在轮流日可以有两次到石沪捕鱼的机会,这里的人们称“起头”和“刷头”,完成之后由下家继续轮流。轮到“取沪”的时候,无论天气多坏,无论时间多晚,轮到的人家都没有放弃“取沪”,即使自己没空,也要请别人代劳,收获好的话,善良的村民也会把“石沪”中捕捉到的鱼分一些给邻居亲朋。“取沪”的项目规定、轮流情况是根据当初建沪时出工、出力、出资的内容而定,一直没有更改,由此可见,在远古时代,先民们在生产活动中创造了“多劳多得”的劳动分配方式,反映了传统的文明守约的诚信。
    在埭头田边,目前完整保留下来的“石沪”有四个,每一处“石沪”都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库尾“、”制霞”、“新沪”、“顶道沪”,光听到名字,就会让人倍感新奇,顿生无限的遐想。这里的“石沪”填造工法一般都是就地取材,取用一些天然的石块建造,石块有大有小,大的有几百斤重,小的一只手就可以抓起来。这里的“石沪”形状大多相同,近似圆形,高1-2米多,宽几十公分,沪墙上较为平整,取沪的人可以在上面轻松地走过。“石沪”建造的地点一般选择避风之处,潮差较大,又毗邻淡水与海水交汇的地方为佳,因为鱼虾更喜欢在这里游玩、嬉戏,随着潮流进入“石沪”之内。就这样,在漫长的岁月里,村民们用这种古老的捕鱼方法维持着海洋的生态平衡。
    作为一种历史的沉淀与见证,“石沪”不知送走多少潮涨潮落,为许多家庭摆脱贫困。站在金黄色的沙滩上,我想起采访中村民们的心中担忧:“‘石沪’作为一种珍贵的历史文物,继承着先民们无可争议的睿智和文明,我们又能用什么办法来永久地保护它呢?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