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美丽莆田社区
温馨家园助1.4万残疾人“站”起来
【发布日期:2014-11-05】 【来源:】 【阅读:次】【作者:陈国孟 郑成中】
     “今天上的这一课真好,我学到了种养新本领,也要像全省残疾人自强模范杨明镇这样走绿色创业的自强之路!”2日,仙游县榜头镇桃源村59岁的肢残老农陈炳松一大早就来到仙游县残疾人种养殖技术培训班,如饥似渴地专心上课“充电”。他说,要把学到的“猪—沼—果”低碳农业发展技术运用到生产实践当中去,引种效益更好的晚熟龙眼、莆紫薯和美系杜洛克等新品种,卖个好价钱有好收入。
    为鼓励扶持残疾人发展各类种养殖业,圆他们创业梦,仙游县残联联合仙游县杨氏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明镇举办残疾人实用种养殖技术培训班,来自榜头镇39个村的养殖创业代表、种养殖户等200多名残疾人进行为期10天的免费培训。农艺师崔纪超和残疾人土专家、全省残疾人自强模范杨明镇等轮番授课,他们就科学养猪管理技术和莆紫薯、晚熟龙眼等丰产优质栽培技术等内容作了详细讲授,还实地手把手操作讲解果树修剪等技艺,让受训残疾人受益匪浅,大开眼界,直呼过瘾。
    “送钱送物不如送技术造血。县残联改变传统的“输血”方式,从残疾人就业需求特点出发,聘请了种养殖业专家讲解相关实用技术,让广大残疾种养户零距离接触农业专家,真的犹如‘及时雨’哟,让我们感受到县残联这个大家的温馨!”这是李仁虎等200多参训学员们的心声。仙游县残联理事长蔡国照告诉笔者:“鼓励扶持残疾人发展种养业,残疾人也能创一番事业。此次与我们携手举办培训班的省残疾人自强模范杨明镇就是一个好例子,他的致富经可复制可推广!”
    据悉,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肢残的杨明镇,在县残联等有关部门扶持下,自强自立创办杨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并发展成为省级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培训示范基地。他开发的“猪-沼-果”、“猪-沼-稻”“猪-沼-菜”的生态循环经济新模式,已成为省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省‘福乐’种养基地、省级标准化猪场、国家生猪良种补贴项目供精单位和市级副食品基地。饮水思源,他富了不忘带动其他残疾人创业。他在公司每个季度免费举办大型种养殖技术培训,时至今日,他已培训近5000人次,其中大部分已走上致富路,过上幸福的生活。
    据悉,仙游县残联是残疾人温暖的家,它注重培育像杨明镇这样创业致富的典型,把扶贫解困促就业作为残疾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实施,建立了助残解困专项基金,大力实施家村残疾人扶贫开发计划,并积极改进扶残方式,加大对残疾人的劳动技能培训投入,增强他们自身的“造血”功能,使他们能够早日自食其力。截至目前,该县通过多种形式免费培训残疾人,让1万余名农村残疾人掌握了一定的种植养殖技术和服装制作、电脑操作、油画、家电维修等职业技能,并建立残疾人扶贫开发培训基地5个,还每年配套发放80万元小额贴息贷款,落实各项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的优惠政策,共已使14000多位贫困残疾人在自家门口实现就业、创业,圆了致富梦。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