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有限资源 建设美丽乡村
——埭头镇武盛村旧村改造工作纪实
【发布日期:2014-11-05】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钱碧云】

(图为旧村改造现场)
秋末冬初,云淡风轻。记者来到埭头镇武盛村北渚自然村,只见许多人家正忙着浇灌新房框架。这些拔地而起的框架告诉人们:这里旧村改造的序幕已经启动。正在忙着给自家新房浇灌框架的刘金商对记者说:“旧村改造政策真好,我们可以拆旧房建新房,以后我们居住的条件跟城里人一样,有绿化、超市,还有健身场所等等”。 据介绍,武盛村北渚自然村地处偏隅,旧村改造复垦项目是埭头镇党委、政府关注群众安居工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示范村。该项目与福建农林大学科研合作,规划新建总面积93.4亩的省级农村小康型住宅小区,并开展住宅土地整治,可复垦出66亩耕地。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农村住房大多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并以土木结构为主,经过几十年的风蚀雨侵,已成危房。部分老宅无人居住,摇摇欲坠,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而且成为卫生防疫死角。通过旧村改造,有利于促进农村土地集体利用。 村党支部书记刘金锁指着北渚旧村改造的效果图告诉记者:改造后的新村,将按照住宅小区化、服务社区化、农民生活市民化、社会保障一体化的要求,把选址、地坪标高、房屋式样、楼层高度、墙体颜色等都列入统一规划,大多配套建造排污管网、商业网点、绿化空间、文化娱乐场所,使经过旧村改造后的村庄初具都市风格。 刘金锁书记还告诉记者,为了让旧村改造顺利推进,村里高度重视,及早安排,周密部署,成立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按照分期实施、逐步推进的原则,打好旧村改造的攻坚仗。由于措施得力,目前,项目进展顺利。百计大计,质量第一。为确保建筑质量,村里统计要求,每座房子都是“上下圈粱,水泥砌墙”,大大增强抗震防危的性。 |
2025年市直基层工会职工子女暑托班圆满闭班
荔城区北高镇:弘扬“八一”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我市两名小学生摘得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
山水为媒 文旅唱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