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六项举措扎实推进饮用水源保护工作
【发布日期:2015-10-28】 【来源:】 【阅读:次】【作者:林 芳】
晚报讯 为了更好地保护我市饮用水源,我市推出六项措施扎实推进饮用水保护。 一是建章立制,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制定《莆田市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明确未来一段时间莆田市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工作的目标、对策及措施;自2011年起,逐年制定饮用水源保护和供水保障方案,对当年度的饮用水源保护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制定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规定,明晰各单位职责;制定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方案,从2011年至2014年底,已累计下发生态补偿资金2.4个亿。二是强化督查,确保各项污染防治措施落到实处。截止目前,已督促推进建成东圳水库北环库等重点截污工程;督促推进东圳水库一级保护区安置区建设前期工作已基本结束。外度水源一级保护区居民的征迁工作已全面展开;督促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制定了《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鼓励发展生态林的事实意见》,要求将湖滨缓冲带内的果树林改造成非桉树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督促建立保护区巡查队伍,对巡查中发现的各类污染问题及时抄告各有关县区乡镇政府和市直有关单位采取措施。三是重新调整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更加科学全面保护饮用水源。对东圳、外度、古洋和东溪水库四个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进行重新调整,同时,对尚未划定的金钟、双溪口2个水库进行饮用水源保护区区划,把这6个饮用水源地集雨面积范围全部划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四是加强水库水质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密切跟踪水质变化情况,实现饮用水109项全指标监测;组织制定并实施《莆田市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测体系工作方案》,对全市两溪、城市内河、地下水、27个饮用水水源地等进行全面监测。五、充分运用网络和数字远程传输技术、自动监测技术实时监控,在东圳水库等实现水质实时监控。六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有序开展东圳水库生态环境保护试点项目。 |
2025年市直基层工会职工子女暑托班圆满闭班
荔城区北高镇:弘扬“八一”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我市两名小学生摘得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
山水为媒 文旅唱戏